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属于哪个领事管

如题所述

东北纪行之布拉格维申斯克市游记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

早上七点前匆忙吃过早点后就打车,八点前赶到了黑河口岸,通过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黑河分社的安排,在办了近3小时通关手续后终于踏上了俄罗斯的国土: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简称布市)与我国的黑河市仅一江之隔的一座城市。这样的通关速度与16年前没有什么变化。
布市是俄罗斯在远东的第三大城市,(前二位分别是海参崴和伯力即哈巴罗夫斯克,我国在哈巴罗夫斯克设有领事馆)又是阿穆尔洲的首府,人口约22万人,面积30约平方公里。
说到布市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大了解,但要是提到海兰泡这个名字,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恐怕就相对的知道一些了。海兰泡与海参崴、伯力原来都是中国的土地,1858年5月,乘中国清朝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成功地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俄罗斯霸占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为表彰走狗穆拉维约夫的功绩,亚历山大二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由于有了不平等的条约,才发生了1900年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前后有七仟多中国人被杀。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列宁广场。据导游介绍广场上的列宁像是1965年建造的。站在广场上望着当年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公认的领袖,想着俄罗斯现今的教科书上对列宁的定性以及今天网络上盛传的列宁的各种传言,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列宁广场对面就是洲政府办公大厦,远没有我们的政府机关大楼排场。来广场上拍照的大都是中国的游客

离列宁广场不远处就是凯旋门与苏军阵亡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前有长明火,不知何故长明火没有点燃。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原苏联的大多城市中都有烈士纪念碑和长明火并长期燃烧着,现今长明火没有点燃是否与当前的俄罗斯被美国及欧盟各国制裁有关呢,不得而知。反观十六年前我们到俄罗斯的几个城市公出,那些城市烈士墓纪念碑前长明火是不灭的。俄罗斯的青年人结婚登后记都要到烈士阵亡纪念碑前去献花以示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一种怀念。在当年(2003年)到海参崴出差时确实看到了一对新人的婚礼在烈士墓前举行,不息的长明火验证着新人的婚礼。

而今天我们却没有能看到这一幕。尽管对面就是婚姻登记处,可能是我们去的时间不对吧。中午1点多钟,正是人们的午休时间。烈士纪念碑后的墓墙上镌刻着牺牲人员的名字,供人缅怀。因为黑河是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打击日寇的最后一战一条重要通道。

面对着烈士墓墙上无数的名字,我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做为二战胜利国的中国人的后代我是没有忘记那些为打败日寇而牺牲的异国英烈们的,库里申科这个名字就是我永世都不会忘记的,我心中牢记着这段历史。(应该是小学四年或五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库里申科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援华飞行员为保卫大武汉光荣牺牲的事。)

尊重历史的国家,都是让人十分敬重的。
凯旋门,该市的另一标志性建筑物,高20米,是由巨大的石头做成的门拱,上面有题词,导游讲的大意是:为纪念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1891年(当时是王储)(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到访此地而修建的,后毁于战火,2005年由各界人士捐款重新建造而成,设有碑文。 可惜我对俄文是一窍不通。 凯旋门的重新建造并与原苏军阵亡烈士纪念碑相邻不知有何特殊意义。
离开列宁广场,沿着大街漫步,走在这座只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的城市街道上,看到的是人们悠闲的生活步调与现代化城市的有机结合。年青的母亲带领着小宝宝悠闲地散着步,小宝宝看到了我这个外国人,是否觉得有些怪异,没有一点胆怯的意思居然向我走来。利用这一机会近距离地给小宝宝拍了张照片。

二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在林荫下享受着互联网的快乐。

共享单车在这个小城市的主要街道都有设置,并特别用中文标识着‘过境来的中国人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温馨提示的要意还是提醒国人要遵守规矩。
在小城中看到几处的单车存放点井然有序。相比我们国内的单车存放是不是有点太过杂乱无章了
在离列宁广场仅二条街道处的凯旋门附近的一座并不起眼的建筑物前还有一座列宁的立式塑像,与列宁广场的立像极为相似,据说是按列宁的真人1:1的比例建造的,整个国家就两座,另一座在圣彼德堡。一座不大的城市有二座列宁塑像是否还有其它的意义呢。
下一个景点是阿穆尔洲立博物馆,这座建于1891年全称尼维科夫-达乌尔斯基博物馆是远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布市城不大,博物馆离列宁大街并不远,感觉汽车没开几分钟,转了二个路口就到了。博物馆并不大,但是展出的内容很丰富,集中介绍了该市的矿藏资源、林业资源、文化教育等。通过展览知道了布拉戈维申斯克素有“学生城”之称,共有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学院、远东国立农业大学、阿穆尔国立医科学院、阿穆尔国立大学和远东军事学院5所本地国立高等院校,5所州外国立高等院校分校,莫斯科企业家学院阿穆尔分院等6所非国立学院和大学分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财经中等专业学校、布拉戈维申斯克经济贸易学校、布拉戈维申斯克中等综合技术学校等15所中等专业学校,占全州23所的65%;另有7所职业技术学校,占全州26所的27%;还有25所中小学,占全州552所的5.5%。可见教育在该城市中的重要比例。给我印象深刻且鲜明的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陪同我们参观的俄罗斯美女能用较流历的中文讲解。据介绍,阿穆尔州仅矿产资源的经济潜能就可达4000亿美元。在其领土上有金、银、铂、钛、煤、沸石、高岭土、稀土元素,包括铀和金刚石。据勘探计算,有123个金属、非金属矿原料和建筑材料产地,其中包括40亿吨铁矿和15亿吨的煤。阿穆尔州的森林覆盖面积为2190万公顷,占其领土面积的73%,主要树种有落叶松,云杉、冷杉、樟子松、柞树、白桦树、白蜡杆等。

想着一百六十年前还是我们的家园,现在却成为了人家的产地,唉,只有一声叹息。
馆中有一镇馆之宝,就是一块重达44公斤的乌斯基—牛克扎陨石,据说是45-47亿年前的。为何叫这个名字,查阅了一些资料,仍是无解。
在馆中看到一幅大油画,描述的应该是1858年爱珲条约签署时的场景。画中的主人就是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吧。他在画幅中占据主要位置,腰板奟直,显得高大、傲慢,目光直视对方并流露出一种渺视一切的凶光。而一这样的人在俄罗斯被视为民族英雄。 他后面的七位随员个个挺直身子,眼中透着斜光且得意之形意于言表。反观大清官员中的主角只给了一个侧脸,而我们的主要随员手拿文件,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盯着纸上的内容,其手中居然还夹着一只长烟袋杆,后面的二位官员一位乜斜着眼睛 , 一位斜视着前面人员的后脑壳。看上去全是无奈。

如此美化侵略,让人不能接受。
通过油画让我重新看到了强盗理论存在并盛行的依据,国家必须强大,人民必须强大,思想不活跃不自由导致的就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最后就是挨打,就是丧权辱国。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东正教教堂。

布市东正教堂坐落于布市非繁华地段,但是街道并不窄,周边的建筑和街道都很平常,感觉象是居民区,路边可以长时间停车。布市这一教堂与俄罗斯其他地区同类教堂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在正门口竖立着强迫中国满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的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塑像。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当年总督与东正教教父并排塑在一块,只不过总督站着教父坐着,不知是何意? 从整体看,门口的雕塑与后面的教堂以及飘扬的国旗,宗教和政治混搭?感觉还是怪怪的。
远观,这教堂轮廓清晰,楞角分明。内看,里面的各种装饰都非常新。据说,这教堂内外都是在公元2000年时在原址改造重建的。

这一教堂由两个主尖塔和几座副塔构成,每个塔都有一个椭圆形类似洋葱头状物体作为塔尖直刺苍穹的底座,洋葱头全部用西伯利亚特产的紫金包裹,据说这紫金不怕任何腐蚀,包括酸雨。其外观颜色不再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那样浑厚古朴,而是非常鲜艳的金、蓝、绿、白四色混搭,那金色的洋葱头、蓝色的塔楼、绿色的房檐、白色的墙壁,看上去非常卡通,很是养眼。

我对东正教了解的确实不多,但通过教堂内展示的宣传资料还是让我对它产生了些兴趣
教堂区域内以图片挂展的形式介绍了东正教在中国的情况
宗教是一种文化,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国家肯定人民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相信通过习主席与东正教主的会面与沟通,定会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维约申斯克区在俄罗斯运东地区。
布拉戈维申斯克,原名海兰泡, 简称布市,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黑龙江上中游北岸重镇,原属中国,本名“海兰泡”,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被俄罗斯割占改今名。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结雅-布列亚平原西南端,黑龙江省黑河市对岸。建有阿穆尔州最大的港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