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大作文该如何写

如题所述

说起申论大作文,很多考生都很头疼,提起笔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写了一半已经无话可说,可是作文纸还空白着大半页,抓耳挠腮半天硬是写不出来。

之前有个申论老师说他做过调查,超过一半的考生在考前没有完整写完过三篇作文,甚至有很多人在考场上是第一次写作文,足以见得大家是多么排斥写作文这件事了。但作文没有那么难,慢慢练习就能有提升。

“读懂材料很重要”

有很多人在写大作文的时候看到要求就直接下笔,没有再返回阅读材料的习惯。我在前期写作文的时候就是这样,洋洋洒洒一大篇,但是听老师讲解就傻了眼,论点完全是我自创的,和材料中的点搭不上边,其实大作文的论点就在材料里。

看到要求后不要急于下笔,再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把论点提取出来,作为作文的中心论点。这一步非常关键,决定了作文是否跑题,如果论点找的准确,作文的档次就不会低,如果找偏了论点,即便是语言再优美也不会得高分。

“文章架构先想好”

找好了论点之后就需要考虑文章的框架,文章框架考验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论证过程中很多论点有逻辑或者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这就需要在文章架构上有所呈现。

关键句上要有创意,可以是承上启下的句式,也可以活用诗词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字数相当的短句或者排比句,短句可以清晰明了的表达你的观点,而排比句会加强文章的气势。但关键句一定要安排在段首,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的醒目位置。

在目前很多人都用总-分-总结构的情况下,如何让文章结构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很重要。创新文章结构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在文章开头把总论点用设问的方式提出来,也可以把总论点分为两段,可以适当加入背景大政方针的介绍;在最后的总结升华部分,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不要一味地呼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文章结构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突出论点。

“素材积累在平时”

如果把文章架构比作是人的骨架,那么素材填充就是血肉了,素材不可能在考场上灵机一动跳出来,靠的是长时间潜移默化地积累。

积累素材的渠道有很多,只要留心,生活处处都是素材,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的公众号每天都会发布资讯,每天晚上还有夜读栏目,对一天中的重点事件进行复盘。

比如可以“从行测中来到作文中去”平时在做言语理解甚至是推理判断时,会遇到很多规范表达或是先进人物的事例,就可以把这些做摘抄;

另外还可以“从材料中来到作文中去”,申论材料有很多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先进人物事例和典范事迹,比如19年国考申论材料谈到的石甸山花椒酱,就是农业产业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典范,还有同样是19年申论材料中提到的彭士禄老先生,被誉为“拓荒牛”,在一穷二白的建设年代带领团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把这些材料典范内化于心,就可以在写大作文遇到类似题材时运用,避免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窘境。

除此之外,对国家政策和相关背景还需要了解,最权威的了解渠道就是新闻联播了,不过很多人没有时间“看”新闻,但是可以“听”新闻,喜马拉雅APP上可以订阅新闻联播和新闻1+1,每天都会更新,可以在通勤路上或者做家务的同时了解最新动态。

多阅读,多了解新闻资讯,不仅会对写作文有帮助,还能够扩充知识面,积累常识,此外,还能培养语感,提高言语理解的正确率。

“笔迹整洁分数高”

笔迹就像人一样,干净整洁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会很好,相反,如果是胡子拉碴也就很难喜欢起来了。

笔迹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短时间内很难速成,但是字迹优美一般做不到,整洁还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平时注意写字习惯,买一本字帖,多练字,想清楚之后再下笔,尽量做到不涂改,保持卷面的整洁清晰。

罗翔老师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明白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都不自己下笔写一篇作文,是不会有一点收获的。作文没有那么可怕,多写多练,说不定你会喜欢上写作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9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做出解答!

申论大作文该如何写、如何复习?怎么写作文的开头结尾?

提到申论考试中最后压轴的大作文题目,很多同学会感到头疼,从小写作文就犯愁,拿到题目之后不知如何下手,硬着头皮写下去,分数一塌糊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申论大作文复习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申论大作文内容

一、立意(主题、总论点、分论点)

立意是大作文的基础。这个部分通常是题干中已经给出的,或者是整套材料的中心观点。通常来讲这个部分要尽量找全。

1.从题干本身寻找

这里就以一篇大作文为例。

【“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提到“共享经济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

对于这道题而言,显然从这句话中就可以得到总论点和两个分论点:“资源的共享”“文明的共担”,那么从这两个角度一一进行论证即可。她只围绕文明共享一个观点展开论证,观点的角度不够全面,因此得了一个低分。

2.从这句话出处所在的那则材料中提炼总结。

3.如果还是不明确,先看没出过小题的材料,再整合出过小题的材料。

总而言之,立意/观点一定是从材料中来的,不能空穴来风,自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二、框架

脉络:提出问题(主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般段落分配“五段三分”“四段二分”

1、开头:引出主题(提出问题)。

2、过渡段/第一个分论点

3、第二个分论点

4、第三个分论点

5、结尾

大作文的布局要合理

每行25字,1000字的作文就要求40行以上。以五段为例,开头、结尾都在五行左右,中间三段每段10-12行,分配均匀,更加美观整洁。这个要在写作过程中对于整篇文章有个把握,每一段都写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超太多行,不足10行的话稍微水个一两句,凑一凑。分论点的格式也尽量统一。

三、文笔

大作文需要有优美的文笔么?

在我看来这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对于一篇大作文来说,立意(观点)是定档的基础,如果立意都找不准,文笔再优美也没有用。之前介绍过申论素材如何积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积累再多素材,到了考场上也没有几个能用上的,不如专注几个素材,包括例子和富有哲理的句子,到各个场合都可以用上,才是有效的积累素材的方式。

申论大作文复习方法

1、看范文

这里的“看”当然不仅仅是看一遍就结束了,要拿出笔勾画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具体来说的话,可以参考分子打卡的方式。大树教育的晨读材料也是很好的范文来源。但是我觉得自己找到一篇文章亲自动手去分析,更有助于形成自己对于文章的认识。

2、对着范文写

写作文应该不用多说了吧。找到自己的作文,对着范文看看自己的不足,进行对比、改写,把一篇作文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大作文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写呢?

大作文开头的基本写法

文章开头的作用是突出主题,引出观点。文章的开头的一般思路是:背景铺垫、引出主题,点明或阐释主题,引出文章后续观点。

那么,如何让开头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大众脸”成为一个“明星脸”?这几种方法赶紧学起来。

1、阐释式

阐释式开头,就是在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其主题如果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那我们首先需要对其内涵进行一个集中的阐释,让主题由抽象变的具体起来。

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如今,硝烟散去,和平安宁,然而曾经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不能忘,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不敢忘。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我们,从未遗忘!

2、评论式

评论式是指如果命题方式是在题干中给出一个观点让我们进行评价,或者文章给出的画线句子本身有误,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在文章的首段点出对它的看法。

如: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那就是“快”。在“快”字背后,则是看似无休止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应酬、停不下来的购物……很多人都想从这“烦琐”的生活中抽身,过上简单但更有意义的生活,却是求之而不得。就连已故的苹果掌门人乔布斯也曾说:“保持简单,比复杂还难。” 对此,我深表赞同。但是我仍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简单”。

3、总结式

总结式的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首段中将文章写作的主要观点进行罗列,让文章开头内容更加丰富。对于总结式开头,总观点一般是对策表述,问题、原因、意义等表述可作为背景性内容,置于观点之前。

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层,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基层公务员要承担起基层社区、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任务,将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落地实践。这就要求大家“长本事,担难事”,既有远见卓识又能担当奉献。具体来说,基层公务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勇于担当,攻坚克难。

大作文结尾的基本写法

1、总结式

总结式结尾即把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重述。这种写法可以提高文章重要观点的“出镜率”。

如:在当前个别群众对一些基层政府存在信任危机的情况下,“真”显得尤其重要。政府要用“真”换取群众的“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念好“真经”,用真心去体谅群众,用真情去感化群众,用真话去说服群众,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2、展望式

展望式是指通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鼓舞人、激励人、号召人。其特点是显得信心满怀,铿锵有力。

如: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更为适用。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虽然有竞争关系,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相信只要我们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携手共进,就一定可以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3、呼吁号召式

呼吁号召式是指在结尾的时候发出呼吁、号召。这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戒尺”与“底线”,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格、企业的良心、政府的责任,更能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生命的敬畏。“戒尺”与“底线”,是做事时对“度”的把握,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在新时代下,也自然涵盖着对环境的重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心有“戒尺”,行有“底线”。

4、补充式

补充式结尾是指在结尾补充正文未提及的观点。这种结尾方式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可以把前文没写到的观点补在后面,告诉阅卷人自己的观点很全面。

如: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基层文化相关资源,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公平。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公务员国考/省考申论大作文如何写、开头结尾如何写的综合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