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船借箭”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网友说“草船借箭”在逻辑上不可能发生,在技术上“借不到箭”的原因,最好详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3
本以为诸葛亮和“草船借箭”早就妇孺皆知了,无非是关于孔明先生如何机智过人,采用空手道的谋略在化险为夷的同时帮助周郎成就了赤壁之战的千秋伟业之事。但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猛然觉得历史以及孔明先生可能一直在和后人开着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玩笑。 首先是“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少倾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上当。 《三国志》的上述记述(如确实可信)表明,一是“草船借箭”的策划是孙权而非孔明;二是发生时间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和赤壁之战根本无关;三是周郎在“草船借箭”事件中加害孔明的罪名只能是“莫须有”的了,而周郎不幸地长期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孔明则被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美化或神化着。 那么“智慧过人甚或先知先觉”的孔明先生到底为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做了些什么呢,或许正是由于其所谓的“智慧”,造成了历史上半个多世纪的三国之争和社会动荡,将无数社会财富付诸于无意义的争战之中。 然而为何在后来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要对先生的“功德”始终念念不忘甚至不断人为放大呢?究其原因,可能与先生所固守的“忠君”思想有关,由此可见孔明先生的智慧是完全被忠君思想认同、粉饰及至不断美化的智慧,和历史潮流相比,多少有些不合事宜甚或“倒行逆施”的味道。趋向统一和大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选择,而孔明先生所追求的是割据、分立和抗衡,如果没有他的智慧和谋略,则三分天下的割据局面可能就无法形成,那么西晋乃至隋唐的大同统一可能会早一些实现。从此点来看的话,固然先生可能有着无穷的智慧,但当其根本出发点发生偏差时,这种智慧反倒成为妨碍中华民族趋向大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我们现在无法探究先生当时的真实心态,也许在漫漫历史中,后人们总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不断赋予先生许多“莫须有”的智慧和功名,比如“草船借箭”。或许又是历代的统治阶级和皇权势力,在赋予先生无穷的生命和活力,而这些也正是他们价值观的表象和体现。以至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先生与历史上真实的先生早已相去甚远,甚或风马牛不相及了。从这点来看,先生也是被冤枉和强迫的。他也不容易! 撇开孔明先生本人,单就“草船借箭”故事本身而论,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欺诈行为,与现在商业上的种种欺诈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用流行的话讲叫“空手道”或者“空手套白狼”。当然了“草船借箭”的背景是战争,而战争本身不受任何规则和法度的限制,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来达到打赢的目的。 所以我真的不明白,课本在节选“草船借箭”时,究竟想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也许只是想讲一段历史故事,让孩子了解历史;也许是希望孩子学习孔明先生的超人智慧及洞察力和谋略;也许是让孩子了解影响战争的因素,比如气象;也许……但无论想告诉孩子什么,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能如实告诉他们的话,我们又能指望孩子从中理解和学到些什么呢?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0-08-23
“草船借箭”的故事,罗贯中写得很精彩。从小说逻辑来看,故事中有合理成份,也有可贵的人间智慧。起因是这样的:赤壁大战前,由于诸葛亮猜破了东吴大都督周瑜愚弄蒋干的计谋,令周瑜“大惊”,并定下杀心:“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后因鲁肃劝说道:“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周瑜才决定换一个“公道”方式,目的是“教他死而无怨”,同时钳住旁人之口。周瑜遂在某次军机会议上,向孔明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谁知孔明有恃无恐,口气甚是拿大,好像对周瑜的陷害浑然不觉:

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分付军匠人等,教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接下来的段落,条理开始错乱了,表现为周瑜的智力突然不济,能力突然崩盘,几乎是放任诸葛亮成全妙计。而在此之前,我们刚刚见识到周瑜愚弄蒋干的才华,那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梦话假话,既是地地道道的人间智慧,又是道道地地的非凡才干。

从常理来看,周瑜既然决定置诸葛亮于死地,再加他已做好了“分付军匠人等,教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的决定,当他从鲁肃嘴里得知“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之后,是应该有所警觉的。罗贯中也写到了周瑜闻言“大疑”,只是“大疑”过后,周瑜只淡淡地说一句:“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再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这就违反周瑜办事的逻辑了,也不符合周瑜古怪精灵的性格特征。

诸位想想,诸葛亮在东吴,只身一人,身边连个随从都没有。而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具有调动一切军事力量的权力,他既然对诸葛亮如此忌惮,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派几个心腹小校对诸葛亮进行二十四小时监控,当非难事。尤其,在听说孔明造箭“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之后,就更没有掉以轻心的道理了。

后面我们看到,周瑜对诸葛亮明显的诡异行为放任不管,连个起码的眼线也不布置,相反,诸葛亮倒是在周瑜眼皮底下,借助鲁肃的帮忙,调动起了一支不大不小的军事力量: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

这可能吗?按照周瑜一贯的办事风格和既定目标,他只要派两个亲信负责监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不就无从实施了吗?使“草船借箭”计划得以实施的前提,是罗贯中突然安排周瑜做了大傻瓜。而周瑜一旦成了大傻瓜,诸葛亮的智力还剩下多少值得夸耀的成份呢?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前一回“群英会蒋干中计”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周瑜瞬间调度手下的出众才能,他只是“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便临机上演了一场规模不亚于央视春节晚会的大骗局,不仅“锦衣花帽”的“从者数百”人迅速出列,“堆如山积”的“粮草”,也能迅即陈列在蒋干面前,那是何等惊人的能耐!为何此时,在更需要他展现这份能耐时,在所需展示的能耐又难度不大时,周瑜的智力却骤然瘫痪,白白成全了诸葛亮的神话?

这个神话不太神。

具体到“草船借箭”的过程,同样包含可信与不可信之处。算计到“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从而只会安排弓箭手远远射箭,这是可信的人间智慧,因为符合交战时的地理、气候条件,也符合曹操的个性特征。但是,“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就神奇得越界了。

从科学的角度,“天有不测风云”是一个大致可信的描述。冬天的长江上有时会大雾锁江,这凡人尽知。倘若诸葛亮不设“三日之限”,只是将那“二十只船”和“每船军士三十人”在江边待命,一俟雾气袭来,立刻进发,这便是卓越的人间智慧,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折服。谁知不然,他偏要以一种连今日气象卫星都无法确保的高预测率,算定第三天必有一场大雾。想到诸葛亮是在拿自己性命打赌,我们也可以断言,这场第三天才会出现的大雾,已经提前装在诸葛亮兜里了。——如此能耐,便与智慧无关,只属于超人神通了。
第3个回答  2010-08-23
1.曹操军弓弩手的命中率问题
1000个草人、20只船,平均每个船上50个草人,左右两舷各25个,且船是一字
排开行驶。这么稀疏的覆盖面,在大雾的天气里,曹操的弓弩手们是如何做到
射了15万到16万支箭,却有10万支命中诸葛亮的草船?命中率高达60%以上,
就是在天气非常好的陆地上,也不可能的事情。
2.船只承重问题
我们知道诸葛亮借的是能载30余人的小舟,一般情况下,一字排开的20余船,
一定是中间的船中箭多,两边的少。我们姑且所有的船上的箭是一样多的。
那么10万(支箭)除以20(只船)=5000(支/船)。每一支标准箭估计在0.3
公斤左右,包括尾羽、竹制箭杆、金属箭头。那么每一只船上箭重1500公斤。
还有30名桨手和擂鼓手,约2100公斤,加上杂七杂八的草人什么的,约200公
斤,这船一共重1500+2100+200=3800公斤。一个30余人的小舟,装3吨的重量
如何能够轻舟快水的跑出曹操的追击,最后还喊“多谢曹丞相箭”,这不是找
死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4-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