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报信抱拳,左手抱右手和右手抱左手有何讲究?

这个讲究的来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

在我国古代,普遍比较讲究礼仪,尤其是上下级的关系,一般报信人都称为使者或者探子,而在电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报信人回来一般都会单膝下跪,抱拳低头,实际上历史上的报信人,以及抱拳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古人报信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吉拜,一种是凶拜。吉拜即是传达好消息,一般是左手抱右拳,因为有句话叫“左抱财,右抱丧”,一般报信人是以左手抱住右拳,微微俯身拱手,摆在胸前,尽量不要过高。道德经里第三十一章也讲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意思就是如此。




而报信人一般比较讲究,吉庆的事情是左手抱右拳,凶丧的事情以右手抱左拳。比如一般丧事,某某去世了,或者打仗败了等等,这种不好的事情一般都是右手呈掌,左手抱拳,这种称为丧拜。另一方面,人们一般多用右拳打人,右拳还代表武力,左手抱右拳就表示对武力的约束。而报信人一般都为属下,所以这也表现一种尊敬。




而报信时抱拳,是起源于周代以前,将近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我们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因此抱拳是格外重视这个的,一般看到抱拳人的手势,就给了周围其他人了一个提示,暗示发生了事情的好坏,也便于及时准备如何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小见大,从微小的动作里也是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4
一般来说:不论男女,抱拳时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右手都是惯用手,左手管防御、右手管攻击,左手压右手有先礼后兵,向对方展现自己不会取巧,而且对于武人来说,惯用手一般都是比较有力、凶猛的,以主管防御的左手来压制主管攻击的右手,则有“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点到为止、纯属切磋,不伤人命”的含义在里面。
中国古代以左为尊,“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老子》),即右手持兵器象征战争,左手压右手表示和平愿。因此,右手抱左拳则通常被认为“随时领教”。 左手压右手 ,报喜 。右手压左手 ,报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1
古代抱拳礼又称之为“作揖”,作揖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行人事·礼拜”,另一种是“行鬼事·报丧”。朋友之间交往,必须选择第一种抱拳礼。正确的“礼拜”是,“左手为天,右手为地,以天盖地”左手伸掌,右手握拳,将左手手掌覆盖住右手的拳面,抬高至胸前,向前拱手并轻轻晃动。
第3个回答  2019-06-30
古代的抱拳一般是习武之人的礼仪,而文人多是拱手礼,而抱拳的话不分男女,都是左上右下,左手压右手。后面发展到报信的话,就是左手压右手 ,报喜 。右手压左手 ,报丧。至于产生于何时并不清楚,但从日本韩国也保留此礼仪来看,应该至少在唐朝之前就开始了,因为日韩的中国文化大多是唐及唐以后才传入的。
第4个回答  2019-07-01
古代抱拳礼又称之为“作揖”,作揖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行人事·礼拜”,另一种是“行鬼事·报丧”。朋友之间交往,必须选择第一种抱拳礼。正确的“礼拜”是,“左手为天,右手为地,以天盖地”左手伸掌,右手握拳,将左手手掌覆盖住右手的拳面,抬高至胸前,向前拱手并轻轻晃动。
“报丧”则是“以地盖天”,用右手手掌,覆盖住左手拳面向前拱手行礼。 朋友之间作揖行礼,若是将礼拜,行成了报丧,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敬,很可能会引发矛盾, 即便到了现代,我们也应该注意抱拳礼仪,不要将礼貌变为不吉利的诅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