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能否改善学术造假现状?

如题所述

在职称评定中,通常有论文获奖或者被权威期刊引用的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很多想评职称的人而言,尤其是各个学校的老师和卫生系统的医生,将有很大的约束作用。通过完善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大家敲响警钟,使得大家不敢进行学术造假,而对于其他行业,有评职称需求的职业,也会有警示作用,因此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能够让大家因为害怕评不出职称,而不敢轻易学术造假,有助于改善目前学术造假现状。然而对于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员工,职称在工作岗位上基本没什么作用,他们在本科阶段就是为了混一个文凭,就算论文造假被记录在案,他们也不去评职称,几乎没什么影响,对于他们而言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没用。

 

目前学术造假现象确实令人堪忧,在大家心中已经习惯了“天下文章一大抄”,学术作业和论文抄袭,调研课题抄袭,尽管有查重复率系统,因为查重率主要用于毕业论文校验质量,对于一般的作业和课题很少有人会区用查重复率系统去校验,因此也杜绝不了抄袭的现象。抄袭从根本来讲,还是国人贪图便宜的小聪明,自以为是没有人会发现,抄袭也暴露处目前学术界的创新思维的欠缺,长此以往,中国的学术发展将一直滞后于时间,何谈用技术引领改革。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有作用,但应该将不诚信行为记录到个人的终身档案,并不仅仅在职称评定中进行一票否决制,从而对更多人产生约束力。我们需要像一票否决制这样的制度来遏制学术作假,更需要从思想层面提高在校师生的综合能力,不需要造假,有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5
  学术造假本身就是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古今中外皆有之,但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涉及了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却不多见。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学术造假已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腐败行为,实质上已成为社会腐败的延伸和新的类型。学术打假也因此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



  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能否改变当前中国社会学术造假现状?答案是肯定的。一票否决制度本身就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彰显对学术造假的零容忍以及改变的决心,让研究学术之人心有敬畏,从而对学术造假“敬而远之”。
  不过,学术造假有其产生的经济文化根源,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我们不仅要采取“一票否决制”的一刀切措施,还要积极分析它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原因,然后制定一些长期的规范措施,例如国家层面鼓励发展教育,不仅要扩大教育,更要提高和把控教育质量;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打破学术的行政化,增加学术的独立性,由行政评判逐步向公众监督转变;另外,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鼓励大众创新对学术造假行为也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当下的学术造假行为已是一种社会行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因此也不会是一朝一夕能杜绝的。希望“一票否决制”能为国内学术环境清理出一片蓝天。
第2个回答  2017-05-05

几十年前的人们为了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毅然决然的奔向了致富的的道路,几十年后的我们温饱问题早已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却不满足于此,我们追求的是拥有更多的工资,更多的资产。怎么样才能拥有比同行更多的工资呢?答案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能力要比同行更出众才行。


那怎样证明呢?这就需要用各行各业的职称来证明了。 在职称制度运行的初期,的确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才干,有道德的各行业骨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职称制度也体现出了一些弊端。

针对这些弊端,河北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意见,我认为此次改革能改善学术造假的现状。

 一: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该政策完善了职称申报人的相关档案,只要申报人有过学术造假的行为,将会被录入档案,跟随其一生。同时只要申报人背着学术造假的档案,那么申报人所在行业的职称考试将从此与其再无关系。我相信在这么大力的改革制度之下,应该无人敢顶风作案了吧。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考核制度 河北职称改革意见中的职称考试制度不仅仅是对学术的考核,还拼的是申报人的综合素质。所以就算申报人的学术造假行为没被发现,他也不一定能考上其满意的职称。 我们与其在这儿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进行学术造假,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充实自己的头脑,锻炼自己的相关技能。在当今的社会中注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一纸职称。

第3个回答  2017-05-05

现在的年轻人,哪个在大学的时候没有码过论文,从学科论文、学年论文,再到最后的毕业论文。其中,抄袭借鉴的身影并不少见。不过在平时的课业论文中,一般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大家也并非大段大段地直接抄袭,而是借鉴了别的论文的思想精髓罢了。然而,到了毕业论文这种紧要关头,大家都知道,这时候要是再去抄袭就是自掘坟墓了。倘若借用他人观点,也会老老实实注明出处,毕竟,本科生的论文,也没几个评委会真的指望看出什么新意了,也不过就是混了过关罢了。然而,正是如此,其实在无形之中又为最后的毕业论文造假埋下了祸根与伏笔。毕竟,写论文的能够靠平时的累计,平时全靠抄袭,紧要关头肚子里没货,除了所谓的“借鉴”,似乎又别无他途。当然,造假从根本上来说,与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行相关。


每年的毕业季,总是学术造假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的时节。曾经的北大抄袭门,或许是其中闹得最为厉害的一个了。这样殿堂级的学校也出现学术造假问题,不免令很多人唏嘘不已。而且,抄袭门当事人上诉等等举措,令这一事件一度沸沸扬扬,也一度挑战我们对于高等教育的信仰。


“一票否决制”的出台,是否能够改善学术造假现状。效应当是有的吧。毕竟,一票否决意味着一旦有反对质疑之声,其将不得不有天堂跌入地狱。造假成本的增加,势必会另一些原本蠢蠢欲动之人望而却步。


然而,用这样一种强制手段来规范我们的学术问题,是否恰当呢?如果不恰当,我们是否能够找到更为妥当的办法,其实这些都值得思索。可以下判断的是,一票否决可以产生一些效果,最终如何,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第4个回答  2017-05-05

    学术造假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存在的一大问题,学术界以及有关部门都对此给予了关注,以严肃的态度打击学术造假。近期就有河北职称改革意见为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再次使用终身影响为筹码来管制学术造假,我的看法是这种一票否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术造假现状,但是通过一种“暴力”的方式来解决的,没有改变学术造假的根本问题,是不合理的迟早要出新问题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首先想一想为什么学术造假只有中国这么泛滥?为什么国外没有?还有那些人为什么要进行学术造假呢?这一切的问题都很简单,在中国不少职业若想晋级职称就有着发表论文、申报课题的硬性标准,达不到这些标准就无法晋级,这对于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些硬标准本身的设置也不合理,一些医院的临床医生常年献身于医院病房,节假日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可是他们若想晋级职称却要发表论文、申报课题,显然临床医生们是没有精力去完成论文和课题的了。再有就是发表论文与申报课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迫于无奈,不少人决定以学术造假来帮助自己晋升职称。



    所以我认为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下手,一味的凭借“一票否决”这样终身制的暴力方式只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相反的是,若是能从问题的本质下手,解决学术造假的内部矛盾,就改革二来说就是一个不错的举措,通过免除这些不合理的硬性要求便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如果这些工作者们不必要为了晋级而发表论文,那么学术造假也就没有必要了,学术造假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