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小儿垂钓,江南春,春日偶成的诗词

池上,小儿垂钓,江南春,春日偶成的诗词

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江南春
作者:【杜牧】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① 傍花随柳过前川。②
时人不识余心乐,③ 将谓偷闲学少年。④
【注释】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中午时候。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依傍,靠近。随,沿着。 川:河流。
这句说: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③时人:当时的人。 余心:我的心。余,我。
④将谓:就要说。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这句说:人们还以为我像青少年一样,贪图赏玩呢!
【浅评】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词语解释】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0
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作者】程颢 【朝代】宋 译文对照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