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孟浩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李白与孟浩然是知己朋友关系。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李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当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挚友。于是,相约来到江夏,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一生未入仕。李白(701年-762年),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因而李白一直认为孟浩然是自己的前辈诗人。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李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当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挚友。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第二次见面。李白性格爱自由,毕生对隐逸之士怀敬重和神往之情,孟年长李白十二岁,且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心仪,因而这次李白为表达自己的钦佩,写了《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此诗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抒发了直接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以“风流”概括了孟浩然的不凡人品和才华,后又具体描写孟浩然寄情山水的儒雅形象,突出描写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最后进一步抒情,再次表达了直接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的心情。而李白一生的纵情山水之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多多少少也是受了孟浩然的影响所致。
想李白在当世诗名之大,已经号称“谪仙”、“诗仙”之名。李白终其一生,赠给别人的诗歌也没多少,可送给孟浩然的诗就有《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这么多,像孟浩然这样能得李白如此厚爱的人,在唐朝当少之又少了。
而有意思的是,孟浩然一首诗歌也没有赠给小自己12岁的李白。就如同李白赠给小自己11岁的杜甫仅仅才4首诗歌(其中还有两首疑为伪作),而杜甫一生写了近二十首与李白有相关的诗歌。难道岁数的差距还是主导了诗人看诗人的眼界了吗?
史家之韵——借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韵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6
朋友关系,不过孟浩然要比李白大12岁
第3个回答  2017-11-06
李白和孟浩然是好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