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为什么没有开工

如题所述

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目前可以说还没到开工的时机,但也可以说已经在建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线调水的主体工程(引水隧洞)目前应还没实施,但调水的前期或外围工程(水源江河上的大型水库)已经在建了,这其实相当于外围工程已经开工。
      更重要的是,(本人理解的)西线工程,绝非只在于目前流传的“金沙江、大渡河向黄河调水”的工程,而是还包括从怒江、澜沧江(乃至远期的 雅鲁藏布江)向金沙江、长江补水的工程 。。因为只有这样,西线调水在事实上才是成立的!!
      假如仅是从金沙江调水去黄河,而不从三条国际河流调水补金沙江、补长江,则西线调水实际是不成立的!!调水 绝不是 拆东墙补西墙,而是要 真正做到水资源 均等 共享。
      以下是本人设想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也是西线调水的基础工程:金沙江德格水库+黄河玛沁水库,以及两座水库之间的 大型自流调水隧洞(金黄隧洞)的示意图:

      此图仅涉及从金沙江
      以下是本人设想的西线调水完整方案示意图(其内容包括:从西南三江 调取即将外流的水资源,并分别补给金沙江和黄河)。

      此图中表达了这一意愿:从怒江或雅鲁藏布江调入金沙江的水量之中,大约150亿会沿着金沙江逆流向上抽提,从滇藏交界处一直向北提升到德格水库,此过程利用西南水电的过剩电力,将整个金沙江上游建成梯级水库链(达到可逐级提水的程度),事实上的大型天然蓄电池序列,根据需要提水或发电。这样做的好处无需多言了,坏处是,金沙江上游干流的天然河道样貌完全消失,成为一段段的人工堰塞湖 。。生态方面也将从高山峡谷河道演化为人工堰塞湖生态系统,呵呵,但是没办法,有得就有失,环境改变也是在所难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