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出处:

《风》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

4、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5、过:经过。

6、斜:倾斜。

释义: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赏析:

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

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扩展资料:

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参考资料来源:

度百科——李峤(唐朝宰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