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破釜沉舟

宋义带领军队前往,到了安阳这个地方的时候,停驻了46天之久,迟迟不动。

此时军中缺粮士兵萎靡,而宋义却丝毫不担心整日饮酒作乐,项羽实在难以容忍,于是进入营帐杀了宋义,并指责他叛国,赢得了众将士的拥戴。项羽的这个举动震惊全国众诸侯。

此后,项羽立马带领手下所有兵马全数渡过黄河前去支援赵国以解巨鹿之困。在渡江以后,项羽命令手下的士兵把每只渡船都凿沉,摔破军中所有的锅,烧毁军营,只携带三日的粮食,表明决心,已示决一死战,决不后退。

正是如此,全军带着向死而战的心来到了巨鹿之处,一举包围了秦军,使其无法与外界相连通,楚军将士士气威猛,吼声震天,以一敌十。

在经过了九回激战以后,楚军最终大破秦军,引得前来增援的各路诸侯全数闻风丧胆,不敢靠近。此次一战解救赵国之后,项羽名声大震,回楚国接见各位诸侯时,没有人敢正眼看他。

2、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命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

3、从容不迫

飞将军李广一次率百余骑追杀匈奴三名射雕手,将与返回之时,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并未直接进攻,而是上山摆开阵势。

李广的骑兵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那些敌人认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九使他们更加坚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并下马解鞍。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

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

4、马与老虎

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败在于怯懦。马第一天因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老虎,所以胆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它看清楚了自己的对手是老虎了,所以精神上就胆怯、气馁,就失败了。

马显然是输给了自己,未战之前,它的内心已经崩溃。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争斗双方实力有差距,信心与勇气也能在其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5、刘邓大军歼灭敌人

刘邓大军主力进入鄂东后,经艰苦战斗,已控制长江北岸300余公里,正在庐山的蒋介石惊恐万分,唯恐大军过江,接连命令国民党军队5个步兵团狙击我军。

1947年10月,刘邓巧用有利地形,以17个团的兵力在蕲春的清水河的高山铺布下“口袋阵”,诱敌深入,歼灭对方1.26万人,割掉了尾追我军的“尾巴”。

为实现毛泽东希望的挺进大别山,站稳脚跟的“最好前途”奠定了基础。这一仗,也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期间最大的一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