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如题所述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今天讨论了隋唐的英雄人物-秦叔宝。然后说到他的爷爷也是个英雄人物,后面突然提到了花木兰。让我有些一头雾水花木兰不是民间杜撰出来的巾帼英雄吗?所以,是真实存在的吗?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真实存在的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花木兰故事的流传于民歌《木兰辞》,我们在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也是可以看到的相关作品。
花木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_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
花木兰真实资料
真实存在?花木兰的事迹最早出现在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此后,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以及杜牧的《题木兰庙》中,都曾歌颂过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根据宋太宗时编写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以及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鲜卑室太平真君四年的石刻祝文,史学家认为花木兰确有其人
花木兰的生卒年不详,有人说她是隋朝人,隋恭帝时,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疆场征战多年,屡建战功。不过,《木兰辞》是北朝民歌,民歌诞生时隋朝还未建立,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更多人认为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后与其他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统一北方。《木兰辞》中提到的“可汗”,为古代柔然、鲜卑等族最高统治者之称号。“黑山”、“燕山”等地,正是北魏与柔然族的战场。可见花木兰是北魏巾帼英雄的说法更为可信
¤家乡何处?花木兰的家乡之争众说纷纭,尤以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地争论最为激烈
《木兰辞》中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等诗句,描述了木兰出征时的位置与路线。有专家提出,延安人到燕山地区,至今还有过黄河渡口东去北上的习惯路线。且诗中提到的东市、南市、北市、西市,与延安街道相吻合,因此,木兰应是延安人
不过,1982年,历史学者曹熙提出,木兰的家乡在今内蒙古伊盟。她当年替父从军参加的是对阴山以北的柔然人的战争。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东道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从陇西出甘肃安西。《木兰辞》描述的是中道,即取道黑山之路
黑山即今包头昆都仑河谷北面的阴山。从今伊盟到黄河边约一天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北面的阴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这与辞中木兰出征的时间、位置等叙述相符。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花木兰目前来说,真实性不详,不能说是完全虚构,但是其原型尚有争议。有史料记载她的故乡在虞城,对于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只是从《木兰辞》这首诗歌中找到的线索,但这只是民间的故事,而且她的姓氏到现在也还没有得到确凿的消息,替父从军这件事也不过是从诗词中发现的。
这首《木兰辞》是属于《乐府诗集》中,另外就是在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中记载了《木兰辞》,在清朝的《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也有着木兰从军的故事。据说在隋朝时期,有一位女扮男装的女英雄名叫花木兰,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营郭镇建造了木兰祠,期间经过了多次改建,清朝时期此庙的占地已经有一万多平米了,内部有花木兰骑马的雕像,墙上还刻着木兰的壁画之类的,很多都有赞美花木兰的诗词,如果这件事只是虚构的民间故事,绝不会有人花这么大的功夫与制作,说明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事,历史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就被称为是木兰的故乡,很多车站、商店、街道的名字都被称为木兰。
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