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状物类散文

如题所述

解读状物类散文方法:
散文从表达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等,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写景状物类散文。而所谓状物,简单地说,就是描绘事物;具体地说,就是将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形象地描绘出来。《莫高窟》一文就属状物类文章。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这类文章,学生不是特别感兴趣,理解上也有些困难,尤其是文章主旨的把握成了学生阅读道路中的绊脚石,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旨呢?现就结合《莫高窟》一文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 状物 ” 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如《莫高窟》一文中,全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介绍的,而壁画一段也是如此。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如《莫高窟》一课中,作者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旨在突出了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样,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的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学生也能很形象地感受得到。
3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例如《莫高窟》一课就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我们可按这些不同的特点给文章分段。这类文章还经常采用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4、抓住客体特征,剖析作者情感
所谓客体,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写之景或所状之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体。自然界的山水日月、云雨风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名胜古迹都是作者青睐的对象。但作者无论是从何物、何景入笔,所表现的都是诗人主观的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有的苍劲挺拔,有的娇弱无力;有的生机盎然,有的萧条衰败;有的开阔明朗,有的狭小阴冷;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5、品析关键语句,提炼主题思想
  写景状物散文除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这些句子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学生要边阅读边划出来,语段阅读完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如《莫高窟》一文中,对飞天的那段描述,语言形象优美,句式整齐灵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9
珥陵中心校 施晓烨语言比小说更优美,形式比诗歌更灵活,内容比戏剧更广阔,这就是魅力独特、韵味无穷的散文。散文从表达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等,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写景状物类散文。而所谓状物,简单地说,就是描绘事物;具体地说,就是将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形象地描绘出来。《莫高窟》一文就属状物类文章。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这类文章,学生不是特别感兴趣,理解上也有些困难,尤其是文章主旨的把握成了学生阅读道路中的绊脚石,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旨呢?现就结合《莫高窟》一文来谈谈自己的认识。1 、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 状物” 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如《莫高窟》一文中,全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介绍的,而壁画一段也是如此。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如《莫高窟》一课中,作者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旨在突出了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样,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的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学生也能很形象地感受得到。3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例如《莫高窟》一课就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我们可按这些不同的特点给文章分段。这类文章还经常采用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4、抓住客体特征,剖析作者情感 所谓客体,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写之景或所状之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体。自然界的山水日月、云雨风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名胜古迹都是作者青睐的对象。但作者无论是从何物、何景入笔,所表现的都是诗人主观的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有的苍劲挺拔,有的娇弱无力;有的生机盎然,有的萧条衰败;有的开阔明朗,有的狭小阴冷;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5、品析关键语句,提炼主题思想 写景状物散文除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这些句子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学生要边阅读边划出来,语段阅读完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如《莫高窟》一文中,对飞天的那段描述,语言形象优美,句式整齐灵动。那这类文章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呢?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执教呢?1、教给学生作者表达的方法。不管哪种文体,学生都应该学些写作表达的方法。尤其是状物类文章,学生接触的少,且兴趣不大,因而要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如《莫高窟》一文就要让学生掌握总分总的表达方式。2、引导学生领悟散文的特点。散文这种文体,较难,一般人只能简单看看。因此要学生感悟散文的语言特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也要把握作者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是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3、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状物类文章介绍清楚首先还要正确的观察。因而适当的教给学生如何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这也是很必要的。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理联想,揽旨品趣。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如《莫高窟》一文中飞天的学习,就需要学生合理的想象。通过想象来感受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不管怎样,这类文章要上得生动有趣还需要一番功夫的,课前教师自己还需要多多积累一些才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