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在家应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 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总指望老师,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或准备后续活动需要的用品等。

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例如:进入小学后,就没有午睡时间了,在这个学期中幼儿园及家庭都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并且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 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拿取课本及文具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30

幼小衔接,让孩子预先接触小学的知识,这对孩子上小学后平稳度过适应期很有帮助。

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幼小衔接最主要是数感的培养,进而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来帮助孩子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在逛超市购物时,提升孩子计算能力

    让孩子帮拿五个苹果,可以锻炼基础的数数能力。买烧鸭只要四分之一,孩子可以接触简单的分数概念。还可以让孩子认一认物品的形状,培养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面条是一根线,芝士片是正方形,牛奶盒是长方体。还可以请他们帮助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找零钱,这可以帮助他们练习的加减运算,付款时还能学习认识钱币。

    在日常煮饭时,锻炼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分配、测量食材。比如称多少毫升的水,多少千克的猪肉,这样他们可以学习到分数、比例和测量单位等概念。

    在暑期亲子旅游时,锻炼孩子乘除法运算能力

    在旅行中,让孩子帮助计算路程,或是时不时告诉他们,现在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认一认路牌上的公里数指示牌,或是看看导航上的时速表,孩子可以通过收集车速、时间和里程数等信息,来估计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这可以锻炼他们公式的运用及乘除法的运算。

    在日常手工制作时,提升孩子几何能力

    在做创意手工,可以请孩子帮忙测量所需要的空间、计算面积和周长等。让他们对米、厘米、毫米等测量单位有具体的概念,就不会再做错类似“一张课桌的面积大概多少平方米”的题目了。再者,测量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孩子可以使用尺子、量角器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实践几何学。

      在日常家庭聚餐时,训练孩子数量统计知识

    鼓励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调查,如统计家庭聚餐的人数,统计大家要点的外卖的需求,比如奶奶不吃辣,爷爷不吃香菜等。家庭聚餐20人,如果8人一桌,需要定几桌呢?这也可以锻炼孩子的除法运算,以及在生活中对余数的处理。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可以学习到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知识。

而对孩子数感的培养,也可以是他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让孩子根据吃饭的人数,数和拿餐具、分坚果、分水果、分饼子;

    让孩子把自己的小袜子全部都摆了出来,一个个地数;将袜子进行分类、配对,一对一对折好后再放入衣柜。

    边上台阶边数台阶的层数;

    先从用实物数数量开始,慢慢的用实物进行数量的加减运算。

    散步时,数步子,前进正数,后退倒着数。还可以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

    赢石子或者弹珠,数数量;

    出手指,说两个人所出手指数量是几个的划拳游戏;

    让孩子看一眼篮子里的石头数量,马上盖上,看谁说的数量最接近实际数量,练习数量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