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黄矮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如题所述

鉴别寄主:

①马铃薯:顶端黄化和坏死,茎有内部坏死斑点特别在高部节位上,矮缩或发芽之前出现死芽,块茎有内部坏死斑点、畸形、皱缩、块茎变小,植株极少存活,存活时,慢性症状较轻。

②黄花烟:在SYDV摩擦接种的叶片,一周后首先看到黄色局部病斑,后系统斑驳和黄化,有时茎上有淡绿色或黄色线条纹,慢性症状轻微。CYDV引起不同形状的局部病斑,系统感染发展较为缓慢。

③绛三叶草:用SYDV接种,幼嫩的叶上首先出现系统明脉,植株经常死亡;用CYDV接种,首先出现系统症状,老叶上并有褐色锈斑和线纹。SYDV感染从未产生过这种症状。植株虽受CYDV的急性感染,但通常能存活;慢性感染非常轻微。

④德伯纳烟和黄花烟:是最好的指示植物和病毒保存寄主,接种叶出现亮黄色斑,接着植株上部叶片产生系统性花叶。

⑤普通烟、心叶烟和克里夫兰烟:接种也出现局部病斑,然后产生系统性花叶和叶脉黄化(Falk等,1981)。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约50℃。

②稀释终点:10-2。

③体外存活期:2.5~12h(23~27℃),黄花烟叶中的病毒经受不住干燥,但冰冻叶片可延长保毒期。

血清学检测:能够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ELISA能够成功地对马铃薯黄矮病毒进行检测,并可以区分不同株系(Falk&Weathers,1983)。有两种血清型:加利福尼亚分离物与SYDV血清型的亲缘关系较密切。在常规检测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血清型的混合抗血清。

电镜观察:荧光标记抗体研究指出:病毒开始局限于寄主的细胞核中。植物寄主和介体中,病毒主要在内层核膜上装配,病毒在两层核膜之间累积。然而也有核内装配的情况。后期发现细胞质内也有病毒。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黄矮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远距离传播,和叶蝉持久性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严重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国内尚未发生,我国已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交界处)、美国(东北部和加利福尼亚)(Falk等1981)。

检疫国家地区:中国、阿尔及利亚、爱沙尼亚、冰岛、罗马尼亚、秘鲁、欧盟、欧洲和地中海植保组织、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荷兰、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

检疫措施: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