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

如题所述

孔子与冉有公西华,
子路的态度:不够谦虚、不懂得谦让,认为这不是一个治国者应有的胸襟。
孔子对冉有的态度:冉有的过分谦虚表示了不满,态度颇费琢磨。
孔子对公西华态度:公西华的过分谦虚表示了不满,态度颇费琢磨。
孔子认同曾皙的主张,主要是因为曾皙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