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如题所述

《诗经》——这部最古老的民间诗歌总集,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风貌和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诗经》中的一篇。

“火”是指天上的“大火”星。这是一颗红色的亮星,位于天蝎星座中,是夏夜美丽的星座之一。据说它的名字叫做“阏伯”。他的兄弟叫做“实沈”。虽说他们是亲兄弟,可是经常打架闹气,吵得一家人不得安宁。严峻的父亲高辛氏下令把他们分开,让他们永远不得见面。阏伯被迁往商丘,实沈被迁往大夏。后来他们都变成星星上了天。“阏伯”就是“大火”也叫商星;“实沈”就是参星,即现在冬夜的美丽星座猎户座。他们一东一西,在天球上正好相对,永远不会同时看到。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诗句,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

“大火”是一颗著名显眼的星星。殷代的先民早就学会了观察它的出没来决定农时季节,并且还专门设置了二个官职,名称叫做“火正”的来负责这项工作。在殷代虽然有了粗疏的历法,但根据“大火”星的出没决定农时的老传统还继续传下来。据现代天文学理论来推算,约在4000年之前的雨水节气时,当太阳刚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火”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人们看到这种天象就得准备春耕播种,争取这一年的好收成。而当盛夏已过,处暑节气来到时,太阳刚从西方落下,“大火”星也已过了南天,很快向西方流去,不久天气就要转凉,得准备冬衣了。《诗经》上“七月”篇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是描写的这一情景。

根据“大火”星在黄昏时的位置同季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排出一个简单的次序表。根据它就能预告季节的变化、农事的安排,具有类似历法的性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了解一下什么是诗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