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德首先发现萘?

如题所述

打开煤焦油宝库

在欧洲,干馏煤以制取焦炭用于炼铁,是从18世纪初期开始的。随着煤焦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煤焦油,除了从其中提取照明灯用油外,只是少量用在铁路轨道的枕木防腐和作为橡胶的溶剂供涂敷防雨布用,大量又黑又臭的油污染着环境,促使化学家们分析研究煤焦油。

首先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化学物质是萘。英国皇家研究院化学教授布兰德(William Thomas Brande,1788-1866)在1819年从蒸馏煤焦中发现一种白色结晶体,分析测定它是碳和氢的二元化合物。1820年英国化学工业企业家加登(Alexander Garden,1757-1829)也从煤焦油中获得这一物质。同年,英国牛津大学化学教授基德(John Kidd,1780-1851)将它命名为naphthalene,来自naphtha(石脑油)。石脑油是指石油、煤焦油的最先馏分,萘就是从这个馏分中分离出来的。这也说明了萘是最早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

萘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易挥发,易升华(即易由固体直接转变成气体),具有特殊气味,能除虫防蛀,常代替樟脑用作驱虫剂。萘还是制造染料、药物等的原料。

英国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26年分析了萘,确立它的化学式是C20H8(按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6计算得到,如果按现在相对原子质量等于12计算,即得出现代萘的正确化学式C10H8)。法拉第还制得萘的两种硫酸的衍生物。

接着1832年法国化学家杜马(Jean Baptiste Hndré Dumas,1800-1884)和他的学生罗朗(August Laurent,1807-1853)发表论说,叙述他们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种不同于萘的无色固体物,最初认为是萘的同分异构体,即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两种化合物,称它为paranaphthalene(异萘)。后来确定它的化学式是C14H10,不同于萘,从希腊文anthrax(煤)命名它为anthracene,我们译成蒽。

蒽是无色固体,具有微弱的蓝色荧光,也会升华,是合成染料的原料。

用作非磁性金属表面探伤荧光剂;芘是合成染料的原料。

在这期间,1834年德国化学家龙格在煤焦油中添加酸溶液后加热,当溶液中和后分离出一种油,再将此油蒸馏分离成三部分,分别称为kyanol(德文,来自希腊文kyanos,蓝色)、pyrrol(德文,来自希腊文pyrros,红色)和leukol(德文,来自希腊文leukos,白色)。朗格将分离出油后的另一部分物质溶解在苛性碱溶液中,从该溶液中又分离出一种油,添加无机酸后又获得另一物质,称为karbols?ure(德文,石炭酸)。

到1843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1818-1892)分析研究了朗格所发现的kyanol是苯胺,leukol是喹啉,karbls?ure是含有甲酚的不纯苯酚,pyrrol保留了它的名称,我们称为吡咯,又称氮杂茂。

苯胺是在1826年被德国化学制品商人恩弗多尔本(Otto Unverdorben,1806-1873)从干馏靛蓝中发现的,认识到它易与酸化合,形成结晶盐,就称它为kristallin(德文,结晶体)。到1840年,德国药剂师弗里茨舍(Carl Julius Fritzsche,1808-1871)将靛蓝与苛性钾作用后也得到苯胺,称它aniline,我们音译成“安尼林”,这一词来自阿拉伯文al-nil(蓝色物质,是葡萄牙人对靛蓝的称谓)。后来到1842年俄罗斯化学家齐宁利用硫化铵作用于硝基苯获得苯胺,称为benzidam(从benzen(苯)来)。霍夫曼在1843年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种碱性油状物,经过分析确定它和kristallin、aniline、benzidam以及kyanol是同一物质,确定它的化学式是C6H5NH2,保留了aniline这一名称。

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遇漂白粉呈现蓝色,这就是龙格从希腊文中蓝色一词命名它的原因。苯胺是合成染料、药物、塑料等的原料。

喹啉后来在1842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将马钱子碱、辛可宁、奎宁和苛性碱共同蒸馏取得,确定它的化学式是C9H7N,从quinine(奎宁)命名它为quinoline,我们从音译,又称氮杂萘。它是一种无色有特臭的油状液体,是合成药物的原料。

苯酚俗称石炭酸,1841年再次被罗朗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确定它与龙格发现的石炭酸是同一物质。接着热拉尔加热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石灰制得苯酚,研究认为它不是真正的酸,而与醇相似,命名为phenol,表明其分子中含有pheny(苯基)和hydroxyl(羟基),分子式为C6H5OH。

苯酚是无色结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会氧化而变成粉红色。苯酚是合成染料、塑料、农药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用它制成药皂因它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粉红色就干脆制成红色。

甲酚后来在1851年由德国化学家斯塔德勒(G.St?deler)从母牛尿中发现。1855年英国大学学院化学系教授威廉森(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1824-1904)的一个学生弗尔利(J.Fairlie)从煤焦油馏出的杂酚油中也发现了甲酚。杂酚油是复杂的混合物,直到1864年,德国化学家缪勒(Hugo Müller)发表分析杂酚油的结果,指出其中除含有苯酚、甲酚外,还含有苯三酚(C6H3(OH)3)等。

甲酚又称克利沙尔,是从西方名称cresol译音而来的,来自西方杂酚油的名词creosote。甲酚也用作消毒剂和农药。

龙格发现的吡咯在1851年被英国化学家安德森(Thomas Anderson,1819-1874)从骨焦油中再次发现,给出它的正确化学式C4H5N,吡咯是制药的原料。

苯也是在煤油中发现的。

在欧洲,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各国人们照明是点燃动植物油脂。有一种是鱼油,是将蒸馏鳕鱼、鲸鱼油获得的气体加压装瓶使用,在瓶底常常有残留气体凝结成的液体。1825年4月法拉第从这种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液体,在80℃沸腾,在7.2℃凝固。法拉第分析了它的组成,是碳和氢的化合物,碳和氢的质量比为11.4:1,接近12:1。他采用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6,得出这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称它为二碳化氢。他还研究了这一新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它与浓硫酸作用后生成一种烃基硫酸盐(Sulfovinate,RSO4M);它与氯气在日光照射下作用,生成盐酸和一种结晶固体物(六氯化苯,俗称六六六)。

1834年德国结晶学家、化学家米切里希Eilhard Mitscherlich,1794-1863)将1份安息香酸(苯甲酸)和3份消石灰共同蒸馏,得到法拉第发现的二碳化氢,将此化合物称为benzin(德文)。

安息香酸存在于安息香树胶中,是一种芳香的树脂,Styrax benzoin(安息香树科,拉丁名称)也就是benzin这一词的来源。德国化学家李必希(Justus Liebig,1803-1873)将此名改为benzol,至今保留在德文中。英文和法文中的benzene由此而来,我们从此词第一音节音译为苯。

1834年李必希指出苯存在于煤焦油中。霍夫曼也在1845年指出苯存在于煤焦油中。当时霍夫曼在英国皇家学院任教,指导他的学生曼斯费尔德(Charles Blachford Mansfield,1819-1855)分馏煤焦油提取苯,在1849年从煤焦油中不仅分离出大量苯,还分离出甲苯、二甲苯等物质。曼斯弗尔德后来却不幸死于苯蒸气遇火发生的爆炸中,他在分馏煤焦油过程中创立(部)分(蒸)馏法,该法在分离煤焦油以及其他液体混合物各组分中起了重要作用。

苯的平面六角形结构式(图27-1)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1829-1896)于1865年在研究元素化合价的同时提出来的。他在1860年发表的文章中还把苯、萘、蒽和它们的衍生物统称为芳香族化合物(aromatic compound)。芳香族化合物本来是指由各种香树脂中提取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但是用气味作为分类物质的依据是不适合的,在经过研究苯、萘、蒽、酚、甲苯等的分子结构后,确定它们都是苯和苯的衍生物,因此用芳香族化合物统称,其实这些化合物中有些具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味。

苯、萘、蒽等的命名在西方都采用“-ene”的词尾,我们都采用它们名称的第一音节译音,添加草字头,创造一个新字。五节环命名为茂。

萘、蒽等分子结构中具有多环,称为稠环化合物,是德国化学家格雷伯和利伯曼在1868年提出来的。

吡啶、喹啉等分子结构的环状结构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氮、氧、硫等原子(图27-1),统称为杂环化合物,分别是德国化学家克尔纳(Wilhelm K?rner,1839-1925)和英国化学家杜瓦(James Dewar,1842-1923)在1869年确定的。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稠环化合物还有芴(fluorene,C13H10)和苊(acennaphthene,C12H10),是法国化学家贝特洛(Pierre Eugéne Marcellin Berthelot,1827-1907)分别在1867年和1872年从蒸馏煤焦油所得的粗蒽中发现的。芴是一种无色晶体,发放紫色荧光,因而从希腊文fluor(荧光)得名,是有机合成的原料。苊也是一种无色晶体,在贝特洛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以前,在1866年从乙炔(acetylene)和萘(naphtalene)就合成了苊,命名为acetylonaphthalene,把乙炔和萘的两个名称连接在一起,后来把这一词简化成acenaphthene。苊是制造塑料、杀虫剂、杀菌剂的原料。

菲(phenanthrene,C14H10)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即与蒽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式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它在1873年前后分别由德国化学家菲蒂希(Rudolf Fittig,1835-1910)和奥斯特迈尔(E.Ostermeyer)以及格雷伯和格拉泽(Carl Andreas Glaser,1841-1935)分别从煤焦油所得的粗蒽中分离出来的,是有光泽的无色晶体,命名是由phenyl(苯基)和anthracene(蒽)构成。菲是制造染料炸药和药物的原料。

茚(indene,C9H8)是在1890年由德国化学家克拉默(G.Kr?mer)和斯皮克(A.Spiker)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最初没有认清它,直到1906年德国化学家蒂勒(F.K.Johannes Thiele,1865-1918)合成了茚,确定它是一种稠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茚是一种无色液体,用作油漆的溶剂。命名因其分子结构(图27-1)与吲哚(indole)相似而得名。

从煤焦油分离出来的杂环化合物还有吖啶、咔唑、噻吩、吲哚。

吖啶(cridine,C13H9N)又名氮杂蒽,这个“杂”字一般可略去,就称为氮蒽,是在1870年格雷伯和卡罗(Heinrich Caro,1834-1911)从煤焦油提取的粗蒽中发现的。它是一种无色结晶体,蒸气和溶液都有刺激气味,因而其命名来自拉丁文acr(刺激性的),再加上它类似吡啶(pyridine),就添加了-idine词尾。吖啶是制造染料的原料。

咔唑(carbazole,C12H9N)又名氮杂芴,1872年也是格雷伯和格拉泽从煤焦油提取的粗蒽中发现的,也是无色结晶体。它的命名表明了它的分子组成,是由hydrogen(氢)、carb(on)(碳)加azo(t)(氮,azot是氮气的法文名称)构成的,再加-ol词尾,表明和pyrrol(吡咯)相似。咔唑也是制染料的原料。

噻吩(thiophene,C4H4S)又名硫杂茂,是1882年德国化学家维克多?迈尔(Victor Meyer,1848-1893)从煤焦油中提取的粗苯中发现的一种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它是无色液体,命名来自希腊文thio(硫)和phene(苯)。噻吩是制造染料、药物的原料。

吲哚(indole,C8H7N)又名氮杂茚。它除存在于煤焦油中外,还存在于一些花的香精油中。吲哚是一种无色晶体,纯品稀释后具有新鲜的花香味,是制造靛蓝(indigo)的原料,因而得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