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怎么做窝

燕子怎么做窝

燕子衔泥,一点点构筑自己的小窝。在屋檐下,在角落里,用自己的唾液和泥土,加上它们自己的心血,构筑一个属于他们的家。燕子筑巢的材料极为简单,是泥土、稻草、根须、残羽等等。它们飞至河边、水潭,啄取湿泥,集成丸状,然后衔回,再混以稻草、残羽,在房梁或屋檐下筑巢。筑巢时,燕子在巢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巢外面凹凸不平,但巢里面却较为平整。巢内再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杂屑,便成了一个很舒适的家了。建造一个新巢,雌雄燕通力合作,至少也要花10几天的功夫,每日里往返数次,才能垒起3~4厘米泥墙。假如筑巢的泥土取得不好,或者所造择的房梁太光滑,还会发生倾巢事故,前功尽弃。这时,燕子会锲而不舍,从头做起,重新施工筑造新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
筑巢,主要是由于巢内具有一定减缓热量散失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幼雏生长发育。筑巢行为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刺激性生理活动,从而使体内的卵细胞迅速成熟并排出,使繁殖行为不至于中断。
燕子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

扩展资料:
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白天活动的鸟类,晚上大多飞到树林或灌丛中蹲在树枝上睡觉,鸭类等水禽常栖息在湖面安全的地方。
鸟类在春季里所建筑的巢仅仅是它们产卵和育雏的临时“住宅”。鸟类把卵产于巢中,可使卵集中在一处而不致滚散,并能同时接受亲鸟的体温孵化。另外,位于巢中的卵或雏鸟,在亲鸟的保护下可避免天敌的伤害。
鸟类的筑巢活动,人们常常难于完全观察清楚,因为处于造巢阶段的鸟类,活动变得非常隐蔽,警惕性也很高,它们不再引吭高歌,只是小心谨慎地进行“施工”,一旦受到较大的干扰,就会放弃正在搭建的鸟巢而另选新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