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百城是什么意思如下:

百城,读音为bǎi chéng,汉语词语,意思是第一指各个城邑。第二借指各地的地方官。第三借指藏书数量之多,见坐拥百城。

出自于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1.城邑的简介:

城邑(yì)即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统称。早在龙山文化时期,齐地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城。仅淄博市桓台县境内,存留的古邑遗址,就有璞邱邑、渠邱邑、棘邑、狄邑等。由此可见,当时城邑之多了。

先秦时期,齐国不仅城邑繁多,而且城市规模宏大,城内道路如织,布局严整。以齐故都临淄为例。当时的临淄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

2.地方官的简介: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3.藏书的简介:

图书馆或私人等收藏的图书。

在《新唐书·艺文志一》:“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二十四史月日考》:“身后萧然,无以为敛。藏书手著,斥卖都尽。”

茅盾《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孙毓修每天很忙,他把整个江南图书馆的藏书都浏览一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