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如题所述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如下:

一、秦朝时期民族关系

1、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典客: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与秦朝保持友好关系的少数民族)

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与已经归降于秦朝的少数民族)

2、地方:北方: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南方:南抚夷越,设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意义: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二、汉朝时期民族关系

1、中央: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地方: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西迁,无力再犯中原。

管理:

河西四郡: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三、魏晋

加速内迁,制度认同,社会生活变迁,民族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中央机构:

礼部: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五、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唐朝政府与边疆各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南: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南方:南诏王经唐朝加封。

2、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范围;稳定了边疆;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

六、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少数民族政权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七、元朝的民族关系

完成统一,行汉法;不同民族,差别对待,实行四等人制。

八、明朝的民族关系

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九、清朝的民族关系

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十、其他

根据所学,总结中国古代民族交流、交融的途径?

1、友好往来: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

2、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3、民族迁徙:五胡内迁,江南开发,迁往边疆等。

4、杂居、通婚: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5、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6、国家政策:中央政府管理、册封、会盟、改土归流等。

7、民族战争:魏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等政权战争。

8、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互市、边境贸易榷场等。

根据所学,总结中国古代民族交流、交融的总体特点?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管理方式多样;尊重风俗信仰;重视边疆治理,治理体系逐步成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