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孝心有关的名言

如题所述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
不做注释。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
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
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劝报亲恩篇》作者无可考。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尽管篇中有小部分封建糟粕,相信读者能批判地阅读。因全篇基本为白话文,故
不做注释。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
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
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www.kj-cy.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kj-cy.cn/htm/2012117/1182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15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罗隐

  3、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 骄则无礼。——《国语·周语》

  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颜元

  6、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9、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10、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孙武

  11、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2、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13、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14、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15、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16、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也。——葛洪

  17、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苏洵

  18、 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9、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得到一切。——蒙塔古

  20、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1、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金缨

  22、 待人宽厚,才能与别人团结友爱,融洽相处,更好地学习、工作。 ——韩愈

  23、 也只有为别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懂得生命的意义。 ——张海迪

  24、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5、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

  26、 礼貌是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7、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知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 会成为逗趣,朴质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约翰·洛克

  28、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 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漠克里特

  29、 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0、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31、 对人有礼,无非是善意地表示真正的善意。——瑟斯庞

  32、 礼仪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夫

  33、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34、 礼仪能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美国谚语

  35、 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36、 最好的人也有很多短处,最坏的人也有很多长处;我们最好不说长道短。

  37、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罗曼·罗兰

  38、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39、 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贺拉斯

  40、 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培根

  41、 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而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才能做成事业。———培根

  42、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神福科

  43、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西塞罗

  44、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5、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美国)

  46、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古

  47、 礼貌是后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先天性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 真美德的习惯。——杰弗逊

  48、 关心他人是成功的关键。——艾森豪威尔

  49、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0、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应体现在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51、 你不同情那跌倒在地的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2、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53、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梵高(荷兰)

  5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55、 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莎士比亚

  56、 尊老爱幼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也是人类的美德。——高尔基

  57、 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 ——爱默生(美国)

  58、 你要是看见朋友之间用得着不自然的礼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开始衰落。——莎士比亚

  59、 礼貌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

  60、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61、 顺境中的美德、礼仪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62、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63、 你希望别人怎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

  64、 道德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罗曼·罗兰

  65、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苏霍姆林斯基

  66、 要是你想达到你的目的,你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话。 ——莎士比亚

  67、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培根

  68、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培根

  69、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葛登纳

  70、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71、 彬彬有礼是高尚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

  72、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73、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第2个回答  2014-04-15
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15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