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秋分节气的特点是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

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故秋分也称降分。

在古人看来,这里的「平分]至少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秋分这天为秋天之半,秋天被平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长相等,昼夜被平分。

2、昼夜温差加大

秋分节气是初秋向深秋过渡的一个节气,到了此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进入凉爽的秋季了,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降雨会带走地面的热量,降低地表气温,因此,秋分后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夜晚的温差更是逐渐拉大起来。

3、气温下降

秋分时节,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候平均气温”划分的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秋分节气的农事活动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8
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秋分是一个过渡到深秋的节气,昼夜温度逐渐增大,气温逐日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