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催收全程录像合法吗?

如题所述

合法的,上门催收全程录像是一种文明催收的表现,对双方都是一种证明 。上门催收人员必须携带工作证,贷款案件所有的资料,以及相关委托书等材料,否则就属于违法催收,可以报警处理。


只要不是暴力催收,正规部门的那么上门催收是合法的。信用卡欠款银行上门催收是在维护银行自己的基本权益,但如果是其他信贷纠纷(不属于信用卡恶意拖欠),公安机关无权介入。债权人上门追讨债务,是法律允许的行为,是债权人的正当权利,但债权人追讨中应把握尺度,避免出现触及法律的情形。如果是强行进入债务人家中的话,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可能会被判处刑事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上门催收全程录像一般是合法的。
如果有违法行为,可以报警处理,威胁恐吓类短信截图留证,通话内容最好录音,攒足证据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如果被非法扣留或拘禁,想办法报警,或者跟扣留人员协商,比如承诺多久还钱,要求人身自由。如果将不雅照片、视频等私自散发,未经允许传播他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可直接起诉对方。对于欠债不还的,法院起诉不会上征信。但如果经起诉,法院判决生效后,欠债人仍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有权将债务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债务人有能力归还欠款却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还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当事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不但会将其没有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以及征信等相关机构通报;还会在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的必需费用后,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现有财产等强制措施,要求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若是被执行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罪情节严重的,还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还会处三年到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法院作出判决后,债务人存在拒绝偿还相应债务,债权人向人民法院依法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批准同意的情况才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三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该义务可由他人完成的,人民法院可以选定代履行人;法律、行政法规对履行该行为义务有资格限制的,应当从有资格的人中选定。必要时,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代履行人。
申请执行人可以在符合条件的人中推荐代履行人,也可以申请自己代为履行,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26
在获得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催收上门录像的行为是属于合法合规的,这样也能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但是如果债务人不同意,催收就不能拍摄,即使拍摄了一般也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法律分析
上门催收,外访上门人员也必须遵守几点;第一,就是设备必须是齐全的,工作证,你的这个贷款案件所有的资料,以及相关委托书。那如果说这个上门催收人员来的时候,不具备这些东西或者缺少证件,都可以直接拒绝跟对方沟通接下来的所有的事情。如果说对方强行的还是要跟当事人继续说这个事情的话,可以选择直接报警。再者就是,上门催收人员不可以超过三个人,如果超过三个人,当事人也可以直接报警。如果催收有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打银保监或者银行客服进行投诉。所以遇到这个上门催收不要慌坦然去面对,无非就是协商沟通。其次就是银行或者是平台请的这些上门催收人员,对方只有催告义务,并没有催收和催缴权。积极还款是根本办法,利息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网贷平台/出借人/催收机构存在骚扰、侮辱、威胁、恐吓行为的,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直接要求对方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方情节较重涉嫌违反治安的,可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第3个回答  2020-01-23
在取得被拍摄者授权同意的情况下,合法合规,这也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保证。如果被拍摄者不同意,那就不能录,一般也不能作为任何证据使用。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