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这首诗的格调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艾青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这是诗美的一种本质,诗美在历史车轮前进的滚动中闪现出来,在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的搏斗中闪现出来。

1937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
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上海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

《太阳》概括了这一历史的态势。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无疑,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

这首诗不长,却写得恢宏大器。诗人是从三个方面入手,构成了这首诗。

第一,是写“太阳向我滚来”的气势。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这几句诗之所以气势磅礴,关键是“太阳向我滚来”一句,一下子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恢宏的画面。而这一句中,关键的又是一个“滚”字,有了这一“滚”字,其气势一下子出来了。也可以说这一“滚”字,是全诗的诗眼,其他诗句,不仅是围绕着这一“滚”字展开,而且这一“滚”字也使其他诗句生辉了。这一“滚”字用得好!前面

几句,都是为“太阳向我滚来”这一句服务的。而这几句诗,又都有一种暗喻。“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第二,诗人写太阳来了之后的巨大影响。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这里诗人要告诉读者的是,太阳来后,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复苏,充满了一派生气。这种万物复苏的景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征的bai手法;作者借太阳象征光明的du事物
艾青年轻的时候zhi,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dao总是用太阳,土地,火把等具有深刻象征意味的意象,表达时代的精神。1937年春写的《太阳》, 这是诗人纯真的感情与民族命运撞击的火花,是中华民族当时抗战的心音。
在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人民与反动派的这场殊死的搏斗中,艾青用单纯,明快、强烈和刚健的诗歌语言,向世界宣告和预言:
中国这轮火红的太阳,将从远古的墓莹,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势不可挡地向世界滚来。这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这是民族的呐喊,历史的呼唤;这是激励中国人民的旗帜和号角。
艾青在这首诗中,用沉重的心绪,凝练的句式,强烈的意象,把抗战前夕深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真挚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