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关系到底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如题所述

中日两国的隔海相望,渊源其实还挺深的。我们熟知的秦始皇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去求长生不死药。虽然历史无法考证其真实性,但在日本的确有大量的祭祀徐福的庙宇和碑文。

但确实的说,从西汉开始,就与日本有了联系,到了东汉时期,日本还曾派出过使者。尤其是大唐时期,两国的关系更为紧密。

那么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关系到底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隋朝的时候,日本曾五次派遣遣隋使,隋朝派往日本的使节1次,看上去双方关系还算可以,但其实这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危机从哪里来,那就是朝鲜半岛。这个时期的半岛正处于三国鼎立,唐朝和日本的势力都介入其中,形成了唐罗联盟对抗高句丽、百济和日本的局面。

隋炀帝后来的三征高丽,就和这一局面有关。

由于隋朝三征高句丽,以及隋末的农民起义,使得双方的联系中断。所以大唐建立之初,双方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不过大唐延续了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尤其是在百济灭亡后,大唐在其故地设置了带方州,就是这个带方州刺史曾多次主动与倭国联系,改善了两国的关系,为中日恢复邦交、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当然了,其实这也正合日本人心意。因为大唐可不是隋朝,大唐最终消灭了高句丽以及百济,尤其是在白江口之战中,日本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唐的强大。

战败后的天皇,开始审时度势。恰在此时,留学隋朝的惠齐、惠日等人在中国待了多年后直到大唐建立才回到了日本,他们向天皇报告了大唐的强大,说的是天花乱坠,哪哪都好,建议天皇派使节赴唐学习。

所以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其目的是学习大唐制度以及文化。

二百多年的时间,日本一共派遣了19次遣唐使,实际成行16次,名副其实的有12次。这也是中日之间第一次高潮。

当然了,唐朝和日本的关系也并非单向的,唐朝有时也会派遣“送使”同去。由于航行艰险,他们往往居留下来,归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晋卿等,见于日本史书的有十余人,都在日本朝廷任职。唐朝僧人也有随遣唐使赴日的,最著名的是东渡传授戒律的鉴真。

但随着大唐的衰落,日本人停派了遣唐使,当然也是因为日本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两国的交流开始减退,直到大宋,几乎断绝了交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那个时候的大唐是天朝上国,是当时世界顶级存在,当时万邦来朝,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派过多次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建立了友好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唐朝以天朝自居,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都持非常包容的态度。日本愿意主动学习唐朝的文化,唐朝当然不会排斥。慢慢地关系就好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3
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带方州的刺史和日本经常联系,从而促使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开始。日本天皇派去大唐居住的使者,回去和天皇说了唐朝的强盛。后来日本又派了很多使者来唐朝学习,两国互相交流、互相进步,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