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乌江跑的项羽,执意不肯过江东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诗写到: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项羽也在跟乌江亭长的对话中表达了「不肯过江东」的想法: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但是,如果项羽果真「不肯过江东」,为何又拼了命似的往乌江边上跑呢?为了王江东跑,项羽可以是连「常幸从」的虞姬都抛下了啊: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司马迁的记载很明确,项羽唱过《垓下歌》后,虞美人便和了一首和诗,因为司马迁没有记载,而传说的《和项王歌》又是五言的,完全不像和诗的样子,故而多数学者认为,虞姬的和诗已失传,虞姬和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和诗的水平如何,我们已经无法确知了。

无论虞美人的和诗如何,但虞美人和诗结束,项羽是哭了的,项羽的亲随也是哭了的。大家痛哭一场之后,就如郑智化的《水手》中唱的那样,「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还有梦的项羽于是抛下虞姬,独自跨上宝马骓,点了八百壮士,趁着茫茫夜色的掩护,向南突围而去。


待到天明十分,项羽点的八百壮士,只有一百多人跟了上来,其余的全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掉队了。

与此同时,汉军也发现项羽逃了,于是汉军派了五千骑兵,追杀项羽。

身经百战的项羽自然清楚,汉军定然会追赶的,但他却遇到了一点小状况,既迷路了。

迷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给你指路的老农都骗你,非得告诉你往左,你就听话,往左边去了,结果还跟着你的一百多壮士因此而陷入沼泽大半,待到你们好不容易从沼泽中爬出来,活着的壮士只剩下二十八个了,你们又继续赶路。

因为陷入沼泽耽误了大量的时间,项羽被汉军的骑兵追上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骑兵,项羽不像刘邦那样有孩子可以踹,只好应战: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项羽大杀四方之后,继续跑。

跑到乌江边的时候,只有一条小船,船主是一个自称乌江亭长的人,乌江亭长跟项羽说了这样一番话: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李清照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南宋的宋高宗正一路南逃,南方虽潮,但地方万里,众数百上千万,也足以称孤道寡。

宋高宗是全力的动物,就算没有人劝说,也肯定会往南方跑的,跑到南方去称孤道寡。

而同样是权力动物的项羽,却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并把宝马骓赐给乌江亭长,自己独身走向汉军骑兵,继续大杀四方。

但我们好好想想,项羽是「不肯过乌江」吗?不是,是「不能过乌江」,一共二十几个亲随,大家都骑着马,结果只有一条小船,如果要过江,也就只能带三五个亲随,或是独身过江,这样的话,项羽回江东之后,江东子弟真的还会拿他当王吗?

很难。

当年,项羽略地到齐国,齐王田荣兵败,逃,结果被齐国百姓杀掉了,项羽是否愿意承受类似的结局呢?

项王闻之,大怒,乃北伐齐。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平原人杀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1.当时追随项羽杀出重围的将士有二三十人,可以过江东只有一条船也就是只能带两三个亲随,
2.项羽认为是天要亡他,他还渡江干什么。
第2个回答  2020-10-23
项羽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过不了,当时一共二十几个亲随,大家都骑着马,结果只有一条小船,如果要过江也就只能带三五个亲随或者是自己独身过江,这样的话,就算项羽回到江东,也不会有人再跟随他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2
往乌江跑的项羽,执意不肯过江东的因素有无言面对江东的父老,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已经有点厌战,不想在增加百姓的痛苦了,想还一个天平世界 ,所以不肯过江东。
第4个回答  2020-10-22
项羽自刎的时候他觉得是自己对不起江东父老,不愿意过河,可以说是面子上过不去,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其实他可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可惜他放弃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