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组织有哪些风险?

如题所述

1、控制力不足
传统的组织结构横向实行职能分工,纵向实行高度的垂直整合,因此得以对企业活动、信息和技术维持广泛、严格的控制。而虚拟组织是一种更加松散的祸合系统,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和合同来进行的,因此,对经营活动失去控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2、耗费成本较高
与多部门的企业不同,虚拟组织需要整合独立的合作伙伴之间的流程和系统,这种整合通常耗资很大、耗时很多。
优点:
(1)对外界的反应更快,具有小公司的特征。
虚拟组织是由独立企业—虚拟组织单位组成的联盟,这些虚拟组织单位通常比采用传统结构形式的企业规模小、层级控制少,因此虚拟组织对外界的反应更快,具有小公司的特征。
(2)可利用资源较多
为了抓住市场机会,采用虚拟组织的形式可以迅速聚集所需要的众多资源,对于一个加入虚拟组织的企业来说,其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所有虚拟组织单位资源的总和。
(3)绩效较高
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一个企业的效率,企业的专业化可以提高整个虚拟组织的效率,虚拟组织内部企业的专业化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力的分工,这种分工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得整个虚拟组织的经营绩效高于单独经营绩效之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遍布在世界各地,彼此也许并不存在产权上的联系,不同于一般的跨国公司,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动态的,完全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
发展
网络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其实。网络本身也是虚拟组织的一种形式、它是系列预先认证合格的合作伙伴,同时,作为辅助工具,网络又推动了各个领域中合作的开展和众多虚拟组织的形成。
合作
真正吸引顾客的是虚拟组织天衣无缝的合作。购买了福特汽车的顾客不会了解是一个虚拟设计工作室在负责福特汽车的款式设计,它通过电子手段将世界各地的设计人员组合在一起。这些人员实际上分属福特的7个设计中心。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如美国航空公司与英国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与汉莎航空公司正在整合他们的飞行业务,以便向乘客提供更多的飞行航线。对于顾客来说、一体化实现以后,他们在面对的好象只是一家航空公司。
角色构成
虚拟组织通常被描述成一个松散的组织结构,并且几乎没有控制等级。研究者提及虚拟组织是一个无边界连接,根据信息处理的需要不断变化。根据Sandhoff的观点, 虚拟化一方面可视为工作和组织单位的消失,另一方面又可使组织调整战略,演变成动态的,资源重新配置的企业。由于可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选择,这种无边界的组织失去了与外界的界限分割和传统组织的一般特点。
知识团队
虚拟组织虽然是一种松散的机构,但成员个体试图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建立知识团队(包括高层和基层成员),这些团队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内拥有决策权。知识团队的成员,由一个高层工作人员和几个基层工作人员组成。在这些知识团队中,成员互相合作并拥有特定技术领域的知识。基层工作者执行工作任务,高层人员尽力整合基层人员的工作并负责与其它知识团队及管理者进行沟通。
设计师
处理整合并做出决策的团队可被视为虚拟组织的设计师,他们随着任务和目标而变化或波动。虚拟组织的管理不能与传统组织的管理相比较。传统组织中,没有组织存在方面的时间限制,一定程度上对结构、层级、角色和任务有明确的定义。另外,成员有固定的聚会场所,有大量的非正式行为,具有中心管理层,它不会在组织成员之间波动,或者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是虚拟组织的管理被视为一个人或一群人居于虚拟组织的中心位置,为整个组织做出决策并获得了其他组织成员的信任。虚拟组织的管理群体可能会不断改变或由新产生的群体替代,这取决于组织所做出的决策。
第2个回答  2020-10-22
虚拟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其特征以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机器智能产品为依托,实现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也没有时间限制。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共同实现在团队共同目标。

中文名
虚拟组织
外文名
Virtual organization
支撑技术
信息技术
属性
人机一体化组织
功能
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
快速
导航
产生

特点

角色结构

其他相关
简介
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也没有时间限制。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共同实现在团队共同目标。国外研究虚拟企业理论的专门组织目前主要有两个:美国的“敏捷性论坛(Agility Forums)和英国的“欧洲敏捷性论坛”(Europe Agility Forum)。Agility Forums由《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项目组于1994年演变而成,主要从事敏捷虚拟企业理论研究、传播以及虚拟化商务实践的战略咨询。Europe Agility Forum是由英国的战略咨询家Paul?T?Kidd于1995年在Cheshire成立的研究敏捷企业的虚拟组织,主要追踪研究此领域的国际动向,为产业界的敏捷化工程提供思想、方法和工具。1993年,约翰·伯恩(John A. Byrne)将虚拟企业描述成企业伙伴间的联盟关系,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联盟,这些企业在诸如设计、制造、分销等领域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其目的在于建立起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它既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结构图,可能还是无层级、无垂直一体化的组织。
在虚拟组织平台上,企业间的创新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用虚拟组织的形式组织生产与研发工作,这样可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态势,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多变需求,使企业快速发展。
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1991年,美国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构想,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1992年,William 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这就改变了过去企业之间完全你死我活的输赢(Win-Los)关系,而形成一种共赢(Win-Win)的关系。虚拟企业集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的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