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于四川,死在江苏,为何最后安葬在河南?

如题所述

杭州、扬州、苏州、湖州,还曾希望定居常州,结果偏偏选择葬在名不见经传的汝州郏县。这是为何呢?难道,仅仅因为郏县有类似苏轼故乡的“小峨眉山”?嵩山一带,最好的一带,多半被赵宋皇族,王公贵族占据了。郏县风水尚佳,低调但不失为宝地,故而成了苏轼兄弟意中的长眠之所。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过。苏轼早年跟随父亲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如果真正想要理解苏轼为什么最后选择葬在郏县,还是要将历史推到北宋中期那个诗词繁荣的年代。众所周知,北宋时期开封便是当时的帝都,而中原河南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也成为了文人舞文弄墨的重要素材。北宋重文轻武,因此文人在北宋也有着相当的政治地位本该得第一名,却因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会,苏轼只得了第二名。


比如出身庐州合肥的包拯死葬巩县(今巩义)三苏墓地和坟寺占地面积680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是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死后为何葬在河南平顶山市的郏县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出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范仲淹死葬伊川,出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的欧阳修死葬新郑,出身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的范镇死葬襄城,都没有归葬故乡,所以苏轼选在汝州郏县安葬也没什么好好奇的了。

维琳长老十分惊叹,居士在弥留之际心境如此清明,似晴空朗月,澄澈皎洁,一尘不染。他记起苏轼咏“春晖亭”的诗里有“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的句子,暗暗称颂道:他必定成为不朽人物。因苏轼的诗偈里用了“神咒”的典故,他不甚了然,便俯下身细声问苏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8
这是因为河南才是苏轼的祖籍。苏轼虽然出生于四川,但是他却与四川没什么关系,因为他的父母是为了躲避战乱才逃到了四川,后来苏轼去了江苏当官,而在死后让他的子孙将尸体运回河南。
第2个回答  2021-04-08
因为他喜欢这个地方,喜欢这灵动的水乡,所以在生前的时候就说,在死后要下葬在这片地方,所以他的后人遵循了他的遗愿。
第3个回答  2021-04-08
因为他想和哥哥一起,他哥哥就是葬在那里的,所以他也就跑到那里去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