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杏出墙”的古诗词描写有哪些?

如题所述

写“红杏出墙”最有名的,也是这个成语来处,应该是南宋江湖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嫌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一句写景很好,但是本身并不出奇,全靠了前一句“满园春色关不住”,当后世文人和俗人将“春色”、“关不住”、“红杏出墙”联想到男女之事时,这两句便风行一时,洗脱了原本写景意味,沾染上了世俗红尘。

其实写红杏出墙,并非叶绍翁始。前有南唐闲相冯延巳的《浣溪沙》早有描画,文字稍有不同,不过正因为没有叶绍翁的“春色关不住”联想,所以冯延巳作品虽然更加香艳迷离,却从来没有让人想入非非,遁入斜门。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这明明白白地就是在写闺阁中玉人晨起,怠于打扮,一幅慵懒美人的画卷,可这“一梢红杏出低墙”,却是清清爽爽,玲珑美景。

冯延巳之后,叶绍翁之前,北宋也有位文人杜安世曾作过“红杏之词”,不过也并不俗滑。

《忆汉月——红杏一枝遥》

红杏一枝遥见。凝露粉愁香怨。吹开吹谢任春风,恨流莺、不能拘管。

曲池连夜雨,绿水上、碎红千片。直拟移来向深院。任凋零、不孤双眼。

可见红杏出墙之说从江湖诗派而来,与北宋南宋追求诗歌雅俗共赏,文字内容逐渐下行逃不了干系。叶绍翁之作并不香艳,但是他通俗的用词,直白、流俗的文字表达,给了登徒子们最好的联想。

不过对于叶绍翁来说,这一成语的意外出圈,也不算坏事。江湖派诗人如此众多,能留下一句如此广为人知诗句的却并不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9
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浣溪沙》(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3、《忆汉月——红杏一枝遥》(杜安世)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4、《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5、《女冠子——碧桃红杏》(毛熙震)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
第2个回答  2022-06-29
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浣溪沙》(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3、《忆汉月——红杏一枝遥》(杜安世)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4、《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5、《女冠子——碧桃红杏》(毛熙震)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
第3个回答  2022-06-27
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浣溪沙》(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3、《忆汉月——红杏一枝遥》(杜安世)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4、《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5、《女冠子——碧桃红杏》(毛熙震)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
第4个回答  2022-06-29
1、《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浣溪沙》(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3、《忆汉月——红杏一枝遥》(杜安世)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4、《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5、《女冠子——碧桃红杏》(毛熙震)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