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体特征

如题所述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拓展资料:

文采焕发。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木华,字玄虚,广川人。

《海赋》见《昭明文选》卷十二。所此句下注曰:“言沙汭之际,文若云锦;螺蚌之节,光若绫罗。毛苌《诗传》曰:“芮,涯也。”芮与汭通。曹植《齐瑟行》:‘蚌蛤被滨涯,光采如锦红。’”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此所引为见《文心雕龙》卷二《明诗》第六,为评论《古诗十九首》之句子。此与上句《海赋》中引文,俱解释为散布、铺陈的意思。)

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

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约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2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其特征包括:

1. 自由性和灵活性: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如诗歌和戏剧,散文的写作形式更加自由,没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散文的结构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进行调整,可以在段落之间自由切换,展示多种写作风格。

2. 故事性和叙事性:散文通常通过叙述故事、描写场景或讲述个人经历来表达观点和情感。它可以包含寓言、回忆录、游记等形式,同时也可以使用类似小说的手法来展开情节。

3. 反映真实和生活:相对于虚构文学,散文更加注重真实和生活的描写。它以客观的笔触来呈现人物、事件和场景,力求表达现实世界中的观察和思考。

4. 表达情感和思想:散文是作者表达情感、思考问题和探索思想的重要方式。它可以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和抒情叙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5. 多样性和多样化:散文可以具有多种主题和风格。它可以是抒情的、感伤的,也可以是幽默的、讽刺的。散文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社会、文化、政治和人性等诸多领域。

这些特征使得散文成为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它既可以是艺术表达的载体,也可以是思想交流的媒介,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并引发深入思考。
第2个回答  2023-09-12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和戏剧不同,它以故事性、叙述性和论述性为主要特征。以下是散文文体的一些主要特征:
散文以散漫自由的形式呈现:与诗歌的韵律和戏剧的对话不同,散文通常没有固定的韵律或节奏。它以自由的形式呈现,更接近自然语言的书写。

叙述性:散文通常用于叙述故事、叙述事件或描述经验。它可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

言辞优美:虽然散文没有诗歌那种鲜明的韵律,但它通常注重文字的优美和表达方式的精致。作者会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第3个回答  2023-09-08
1. 自由的写作风格: 散文通常具有相对自由的写作风格,不受特定的韵律、押韵或节奏的约束。作者可以自由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 散漫的结构: 散文的结构相对松散,不像诗歌或戏剧那样具有明确的章节或节。它可以包含连续的段落或章节,也可以是一篇连贯的文字。
第4个回答  2023-09-12
一。行散神聚。行善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剧。即指中心集中又只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r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于世。寄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实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神。语言优美,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赋予音乐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