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肃在三国演义中的3件小故事100到150字

如题所述

1 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都劝孙权降曹。唯鲁肃不发一言。 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跟到屋檐之下。孙权知他要单独表述意见,就拉着他的手说:“卿欲何言?”鲁肃回答说:“鲁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孙权听完,叹息道:“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三国志·鲁肃传》)。

2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3 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3
三气周喻
说刘备在借来的荆州城里驻军,招贤纳士,耕地练兵,看样子是要长期驻扎下去了。

东吴周瑜心里却不安了:这刘备一伙说是借荆州,其实就想一直霸占下去。周瑜把鲁肃叫来道:这刘关张一伙人借了荆州不还,你说有什么办法叫他们还呢?

鲁肃道:催人还债还钱还地,古今中外只有三个办法。一是逞强,二是示弱,三是
周瑜沉思道:我现在心里也没数,咱们只好试一试,先逞强吧!

于是,鲁肃调集五万人的部队。三天之后便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准备强行索回荆州。

刘备一听周瑜鲁肃带兵来讨要荆州,便慌了手脚,连忙找诸葛亮商量对策。诸葛亮摇着芭蕉扇道:我早就给你说过不要随便借人家的东西,你又不听。现在人家来要了,你又不知道怎么办?

刘备道:我怎么知道周瑜是如此小气的人,区区一个荆州嘛——也值得那么兴师动众的?诸葛亮道:不过——别怕!我自有安排。

当晚,鲁肃带部队在荆州城外扎营。鲁肃命令手下准备云梯火药等物品。第二天刘备如果不还荆州,便马上攻城。

第二天,鲁肃便到荆州城下,叫刘备出来。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刘备和众文武出现在城楼上。鲁肃大骂道:刘备你言而无信,借地不还,今天我代表东吴过来给你一个机会,赶快还了荆州,带着你的人消失,我也不为难你。否则——

刘备笑道:否则怎样?

鲁肃往后一指:你看看我的部队,足足有五万人,有500架云梯,500石炸药,可以让你们死三次都有余!

诸葛亮也往鲁肃身后一指道:小鲁啊小鲁,你忘了一样关键的东西——

鲁肃抠着头皮向后看道:我没忘什么啊!

诸葛亮道:你准备再多的人马,再多的云梯,再多的炸药,我只用准备两颗打火石就够了!

鲁肃不解道;为什么是两颗呢?

诸葛亮从袖子里掏出一颗打火石道:这一颗我自己留做纪念,另外一个嘛——我估计现在正在点你的炸药!

鲁肃张着嘴道:不——会——吧?你那么狠?

刘备诸葛亮等人都迅速地用手指堵住了耳朵,闭上了眼睛。只听鲁肃后面的大营里“轰隆”一声巨响,顿时云梯架子满天乱飞,黑烟冲天而起,许多黑糊糊的士兵叫着爬着滚着跑了出来。

鲁肃双眼翻白昏倒在地。

诸葛亮撇嘴道:跟我比狠,再练个三五年吧!

周瑜见鲁肃带着一帮黑糊糊的残兵败将回来时,气得不停地打抖:鲁肃,你败了就败了,居然败得如此之黑,我完全没有想到啊!

鲁肃哭诉道:我们遭了诸葛亮的特种部队黑了!我们被黑了啊!

周瑜一口气上不来,一下子吐了口血,道:诸葛亮,你够黑!你有种!

鲁肃拍着周瑜的后背道:周都督,你就别吐血了,吐点其他东西吧。第一次讨债我虽然失败,但下次我会小心的!

周瑜又吐了口痰叹道:我吐血也没什么——只要你把荆州要回来就行了!再说我吐啊吐的,都习惯了。

又过了一个月,鲁肃再次准备去索要荆州。周瑜道:鲁肃,这次你一定要小心!虽然这次你用示弱的办法去讨债,但就是弱,也要弱得有板有眼,要弱得风度翩翩,要弱出我们东吴志在必得的信心来!

这次鲁肃骑着毛驴只带了一个书童就去了。

到了荆州城下,鲁肃把介绍信拿给叫守卫的士兵,叫士兵交给刘备。

刘备正在和诸葛亮下军旗,那士兵就把介绍信送来了。只见鲁肃的介绍信上写道:

尊敬的刘备阁下及其部下:

兹有 东吴首席谈判代表(简称CTO)鲁肃 壹人,携 书童壹名、毛驴壹头 证件号 372147285735 来你处办理 有关荆州城的产权 事宜,请贵方予以接洽为荷!

此致

东吴 周瑜 签字手印(有效期 3 天)

刘备叹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城非借不能住也!借的永远都比自己的好。我真的不想还给他们啊!诸葛亮道:只要你不想还,那我就有办法!

于是刘备叫手下把鲁肃带进来。

鲁肃战战兢兢地在院子里把毛驴拴好,然后进来拱手道:下官叩见刘备阁下!刘备叫鲁肃坐下。

诸葛亮对刘备道:皇上,你不是还要去和爪洼国的救济大使谈领救济粮的事吗?刘备一下就开窍了,连忙点头道:对对,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诸葛亮道:千万不能忘啊!要不今天中午就要饿肚子了。

刘备对鲁肃道:鲁肃先生远道而来,先休息一下,我去办点事。说完就赶忙出去了。

鲁肃奇道:刚才诸葛先生说中午饿肚子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叹道:哎呀,鲁先生不知道啊,我蜀国在荆州落脚后,粮食供应一直就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为此我们才大力开垦荒地,限定一日吃两餐。但这样下来也是日渐消瘦。上一个月,我们又出台了新的餐饮标准——平时一日一餐,周末节假日两日一餐。

鲁肃问道:那什么爪洼国又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抹泪道:实在是惭愧啊——上次爪洼国来我们蜀国访问,结果让他们的国王助理饿倒在谈判桌上,成了第一例因国事访问而饿倒的国王助理。后来爪洼国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无偿支助我们蜀国。

诸葛亮喝了口凉水,道:皇上这是去谈救济粮的事!

鲁肃结巴道:这个,你们确实也很难啊!

诸葛亮抽泣道:我们其实很想早点把荆州还了!我,哎——只是现在,我们连走出城的力气都没有了!

鲁肃陪着掉了几颗眼泪,便把自己这个月领的银子放在了诸葛亮的桌上,讪笑几声便告辞回去。

周瑜见鲁肃面带菜色回来,就知道事情无望。顿时气得大叫道:手下,拿脸盆来!手下赶快端来脸盆,周瑜又开始对着脸盆吐血了。

鲁肃道:我实在不忍心赶他们走啊——他们饿得那个样子!

周瑜道:我终于明白了——我和诸葛亮是相克的!但为什么只有他克我,我不能克他呢?

又一个月过去了,周瑜带着鲁肃第三次上门讲理,索要荆州城。

在城门外,周瑜鲁肃等人坐了桌子的一边,另一边是刘备诸葛亮等人。两个县衙门调解处的人员在座。

双方已经谈了三天三夜了,依然达不成共识。

调解员有气无力道:我再次强调——谈判双方应本着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原则来谈判!没其他意见的话就开始最后陈述。

鲁肃道:荆州城的产权是属于东吴国的!

诸葛亮道:没错!

鲁肃道:你们是租用荆州城来使用的!

诸葛亮道:没错!

鲁肃道:那现在房东向房客索要回房屋的使用权,可以吗?

诸葛亮道:可以!但唯一的条件就是等我们找到新的住处。可以吧?

鲁肃道:你们找到新的住处和我们索要回房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所以我说——不可以!

诸葛亮道:我找不倒新的住处,就无法把房屋还给你们,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是一回事!

……

调解员骂道:你们怎么又说到这个地方——就说不下去了!不行,我要宣布调解结果了!

大家一下子肃静下来。

调解员拿出一枚东汉钱币对鲁肃道:你要字还是要人头?

鲁肃想了一下:我要人头!

调解员对诸葛亮道:那你就要字喽!

诸葛亮无话可说。调解员把钱币往空中一抛,钱币在地上滴溜溜地转着,终于——停下来了,是人头!

鲁肃高兴地捏着拳头道:耶——耶!天意啊天意!

调解员问道:现在由鲁肃代表东吴选择——你可以说三个字,代表你想要的东西!

鲁肃得意道:要——荆——州!

调解员指着诸葛亮道:你们必须归还荆州!

然后他又对诸葛亮道:现在有诸葛亮代表蜀国选择——你也说三个字,代表你们归还的时间!

诸葛亮慢吞吞地道:一——万——年!

鲁肃搀扶着周瑜回到东吴,周瑜边吐边走道:诸葛亮,你气死我了!整整气了我三次啊!这个帐我一定要算——哇!
第2个回答  2013-03-25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永康)人。东汉建宁五年(172 年)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舒人周瑜为居巢(今巢湖)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3000 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20 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惧曹军势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鲁肃私下劝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操,仍可谋得一官半职,你若投降可就没有安身之地了。”孙权醒悟,决心抗曹。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 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又被授为横江将军。
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名将,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年仅46 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