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核舟记》中,苏轼他们泛舟赤壁是顺流而下呢还是逆流而上?根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逆流而上。依据如下

1、《核舟记》原文说“盖大苏泛赤壁云”,说明是苏轼游赤壁时的情景。

2、苏轼曾做前后两篇《赤壁赋》,前一篇说“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没说和谁,也没说几个人,但是后一篇说“二客从予”,说明一共只有三个人。

根据《核舟记》描写人物,可知为第一次游赤壁,但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没有明说是哪几个人,《核舟记》中人物,有可能是虚构,但是明显不合于《后赤壁赋》,所以一定是《前赤壁赋》无疑。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其中的“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


扩展资料

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先是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文字虽短,作用却大,不可以没有。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从容写来,层次分明,丝毫不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核舟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2
逆流而上。依据如下
1.《核舟记》原文说“盖大苏泛赤壁云”,说明是苏轼游赤壁时的情景。
2.苏轼曾做前后两篇《赤壁赋》,前一篇说“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没说和谁,也没说几个人,但是后一篇说“二客从予”,说明一共只有三个人。根据《核舟记》描写人物,可知为第一次游赤壁,但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没有明说是哪几个人,《核舟记》中人物,有可能是虚构,但是明显不合于《后赤壁赋》,所以一定是《前赤壁赋》无疑。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其中的“溯”,是逆流而上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02
古文《核舟记》中,苏轼他们泛舟赤壁是顺流而下
第3个回答  2010-08-04
呵呵"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说纵了,你说呢? 更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当然是顺流而下.再者"逝者如斯"的语境,对顺流而下更贴切.
"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溯还有宾语"流光",不足为凭.
第4个回答  2010-08-02
实际上,《核舟记》只是作者魏学洢描写王叔远雕刻品的作品。
虽然文章开头说“盖大苏泛赤壁云”,但实际上《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游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有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赤壁赋》中的“苏子与客”只是苏东坡自己的想象。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像。
故而《核舟记》和苏轼泛舟赤壁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