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字

写字很丑,今年18了,现在趁暑假在练字,每天坚持练字
想问下,那我平常写字该怎样写?是那种练字的感觉吗?不过那样写字很慢,而且如果写的不够大,就很扭。反正就是很不好看?

每天坚持练字有效果吗》多长时间能看见?
有谁的字是后天练好看的?》
大家帮忙了
还有练字时应注意什么?
我是每天就练4个字,把那四个字练几页,这样练字的方法对吗?

第1个回答  2010-08-15
应该多练练字帖,另外你说练字的方法对不对,其实4个字不用写太多遍,自己觉得好看就可以停下了。
一)、正确姿势是前提
正确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十分重要。低年级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实际调查表明: 80%左右的学生坐姿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姿势正确,字体正直,姿势不对,就容易字体歪斜,久而久之,更会影响身体健康。

坐姿要求最常见的就是 “三个一”,即: 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于抽象的 “一尺”、“一寸”概念不清,我确实曾经拿尺子量过,分别是33.3厘米和3.3厘米。做到“眼离书本一尺”时,个子矮的学生要把头抬高,离书本太远了;做到“手离笔尖一寸”时,很多学生拿到了铅笔的中央,根本搞不清多远是“一寸”,看来很不适用。有人总结出新“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臂远,手离笔尖三指远。这“一拳”、“一臂”、“三指”,既形象又准确地指导了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当老师要求“做好写字姿势”时,孩子们动拳、动臂、动指,量一量,既准确又迅速地摆出了姿势,效果显著。

我通常对书写坐姿的要求是: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头正:书写时头不要歪;肩平:身体正直,不能一肩高一肩低;臂开: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张开,左手扶纸,右手书写;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地上。

执笔要求 :

★硬笔的执笔方法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面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要握得不紧不松。笔杆上端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与纸面约成 45度倾斜。

★毛笔字坐姿:端坐桌前,胸口离课桌约一拳,两脚踏实,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子直,肩要平,头略微向前倾斜,眼看笔的下端。两臂撑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这样,能将全身的气力送到点画的尽处,既得力又能持久。

毛笔执笔方法:用右手食指弯曲成鹅头的形状,用第一节压住笔杆的右外侧;拇指第一节凸出,指肚抵住笔杆的左内侧,对着食指上节,握紧笔杆。中指和食指稍微分开一些,在下面夹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不要触到掌心,使掌心圆而中空。这样,手的筋骨肌肉就放松,使笔能上下左右前后转动自如。腕要与纸面平行,笔杆要竖直。此外,握笔不能太低,写小字时,约离笔头一寸,写中楷时握得再高一些,写大楷时约离两寸,有时还要高一些,要由所写字的大小来决定。要求学生执笔时做到“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指腕灵活”。

(二)、练习笔画是基础

俗话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字呢,则应从练习写笔画起,教师应加强指导,如写“横”时,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写平直,同时,两边略有顿笔;写“竖”时,要注意它的虚实变化,一定要写“直”;写“撇”时,让学生知道,末端要出“尖”,讲完写笔画要领后,要进行强化训练,逐步养成习惯。

铅笔字的笔画平直,变化不大,因此在书写时运笔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在起笔、转折、提、钩时稍重,稍慢;在行笔过程中用力均匀,速度适当;在写撇、提、钩的收笔和写其他尖状笔画时,要稍轻、稍快。有位教师对铅笔字基本笔画的运笔要点,作了这样的概括:“横要平,竖要直,提、撇要尖,捺有脚,折有角就得顿,小小点要写好,落笔轻轻收笔重。”

(三)、观察结构是关键

汉字结构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独体字是没有偏旁部首,只有基本点画结构而成的字。如:一、二、三、大、小等。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字。合体字可依据其及结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等。

在书写之前,应看清间架结构再动笔书写,具体方法是:

1.从整体入手,确定基本形状。只有先确定字写成什么形状,看上去才更美观,如:在写“落”字时,这个字的基本形是长方形,上下长,左右稍短 ,而“晶”字的基本形则是三角形,上小下大 ;“田”字则是个扁方形 ;确定了基本形之后,学生不光能在格内写好,在其它地方也能按这个形状来写。

2.从整体结构入手,确定每一部分大小变化。有些字,基本形不容易确定,就要注意它的大小变化,高低变化。如;左右结构的字,就有左右大小基本相同的平分结构:林、朋、转;左小右大的让右结构:明、冷、球、绩;左大右小:阳、细;左高右低:却。

(四)、落笔位置是保证

低年级学生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时,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采用田字格练写铅笔字,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知觉的精确度,帮助他们掌握好笔画的位置和字的间架结构。学生在写字前,一定要先确定从什么地方起笔,知道哪一笔在横中线,哪一笔在竖中线。这样,学生在下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再经过描红,就能把字写好。如:逃,先写里边, “丿”在竖中线上,外边“”在横中线上起笔。但切忌,看一笔,写一笔,一定要把整个字的的每一笔记在心中,一气把整个字写完。

练字必须有正确的姿势

写字姿势不对的人,往往感觉不到姿势不对.然而,别人一看他写的字就知道:“歪了”。

姿势对字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人写字像“风吹”,都倒向一个方向;有的人写字像“爬坡”一行字左边低右边高,都是不正确的姿势造成的。时间长了,不仅字写不好,反过来还会使身体发育畸形,正确的姿势如下:

1. 头 写钢笔字不同于毛笔字,不必需求头觉对端正,可以略向左倾。因为刚笔字是斜执的,略左倾一点,便于看到笔尖的运行,处理字体的结构。写一般的字,眼睛离笔尖约一尺左右,以便观察和调整一个字与上下左有字的关系。眼睛和笔尖的距离还要随字大小而调整。一般说,写正揩和小字就近一点,写行草和大字就远一点。

2. 身 臀部一般平坐在椅面略靠桌子的一边,脊背挺直,略向前倾。

3. 胸 胸部要舒张,保持呼吸自如,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

4. 臂 两肩应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双手配合,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

练好字之后,马背上`舟车里都可以信笔疾书,不一定非讲究什么姿势。但练习阶段,

特别是小学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写好字来。

〈二〉练字必须有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钢笔似乎人人会使用,但如果想练好字,还有些应该注意的细节。

一般说来,现在都是“三指执笔法”。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的指头在上面紧紧地捏住笔杆,笔杆上部自然地斜倚在手掌的虎口出处。其实,光靠这三个手指还不行。无明指和小指的作用也很重要,它们弯曲成行贴在纸面上,保证了执笔远行的平稳。

钢笔执笔讲究“指实掌虚”。所谓“实”,是执笔的手指一定要在指端用力,尤其是中指指甲上端左侧最为吃力,写字多时这里会压出一个小坑,甚至磨出茧来。这儿不用力,笔就抓不牢,运笔也就不得劲。所谓“虚”,是手掌中心要自然空虚,同时也指作为依拖的无名指和小指不要死压在桌子上,要“虚”提一些,才能使运笔灵活。

1.要求孩子有正确的书写姿势,这个必须从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否则不良姿势成了习惯,以后就难于纠正了。
坐姿要求:注意“一尺一寸一拳”的要求,身正头正。
笔划要求:字要端正,横平竖直,撇捺相称,大小适宜,疏密适当。
2.开始写字家长训练特别重要。学校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有时孩子书写中的小毛病,老师也不一定注意。
每一个字都要求孩子认真书写,书写不认真、不合规范的字,一定要求重写。
买一本适用的好字帖(钢笔字帖),要选择那种既规范又隽美的字帖,供孩子练习。不要学那种火柴棒似的字,也不要太死的字。
对训练孩子写字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期望短时间就有效果,这是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一拿起笔,就得规规矩矩写字。
对孩子的写字,也要奖惩结合,写得好,要多多表扬,比如将他的字收集起来,装订成册,来了亲戚朋友让他们欣赏,当面鼓励。对不认真书写,要适当批评(不要体罚,否则适得其反)。
有条件,就常带孩子观摩书法展,不仅欣赏书法了,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文化的熏陶。
3.家长要做个好榜样,写字认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0-08-05
不才,字还写得不错,也是自己练出来的,冒昧一个一个回答你的问题:
平常写字就和你练的感觉慢慢融合而成一样
感觉会逐渐相同
慢慢写的话平常写的字和你练得字会写的一样好看
每天坚持练字当然有效果
每天都看得到效果
没有谁的字不是后天练好看的
练字时注意模仿,模仿,模仿
每天练得字不在多,几个字就成。也不在练多少页,关键是方法。

我的办法是先描着写,然后看着描的那个字写一个,看看这两个字哪些地方不一样,一开始会有无数个不一样,看准一个比如结构,先写,慢慢写成一样的。
然后再看什么地方不一样,比划有什么不同的,字和字的距离有什么不同的,。。。如是这般,每次找个不同点,然后写写写,这个地方写成一样的之后,接着寻找不同。
当然隔一段时间,可以重新描一下当初那个字,找找感觉。
当你写的字和你描的那个字差不多看起来一摸一样的时候,你可以先练下一个字了。
但是,记住你描的字和原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后期再来补这个不足。
这样练习坚持一段时间,会有很大效果,同样结构或者同样偏旁的字都会信手拈来,不练自通。
加油,祝你成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06
练字时字要大,笔划要清楚,最好用钢笔,能把每一处如何转折轻重表现出来。而平常写字一般小,笔也随意,只要把练字的结构写清晰,笔划丰满就可以,不好看应该是功力未到,不大自然,须加强练习以强化对笔杆的控制,多探索运笔的技巧。结构方面我的入门书是 黄自元的92法,这样对间架结构有初步了解。

我的字是后天练好的,虽然我花了1年,但是因不得要领导致的
每天坚持练字,虽然勤奋,不得要领,进步也慢。

我谈谈我的经验

1 字帖要选有米字格的,这样才能简单的看出过中心的是哪一笔,各处拐角的角度是多少,哪些转点,起点,终点在一条直线上(小部分是略弯的弧线)
2 从 中心笔画 肥瘦 大小 开合 正斜 角度 呼应 几个方面重点观察,体会每个字笔画中间的空处多少是否均匀,如此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如果是练行书,就要多探索技巧,化生疏的一笔为熟悉的几笔合成,以旧带新。
4 每天就练4个字,练好了也有很大效果,可举一反三,如果不能,就是方法出了问题或者还没有领悟,没领悟一个技法,你就上了一个台阶。练字只会累,领悟技法才难
5 练一个字不是到那个字好看为止,而是知道这个字应该如何去写才好看,这才是练字的目的。练到字好看了,很可能是你碰到了,下一遍写就不一定了,知道这个字应该如何去写才好看,只须平常写字时稍加注意,自然水到渠成,并不要练上几页,做到少量多次
6 兴趣很关键,我每天半小时练字,做到乘兴而来,尽兴而反,还可以去看看古人的帖,须要见贤思齐,但又要有自信

这我的方法,至于练字时用的技法,不一而足,还须自我探索领悟,或多参看书籍,讲毛笔的书也未尝不可

不知对你有没帮助,我如果从开始就这样临,我觉得最多半年就能把字练好
第4个回答  2010-08-07
练好钢笔字,对于小学生,以及一些字体尚未定型的广大青年来说,一般比成年人容易些。这是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的字体,一旦有正确的引导,选择合适的字体,正确的方法,再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在短期内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对于字体已定型的成年人,要练好钢笔字就不那么容易了。由于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字的好坏,一些难看甚至错误的写法已成恶习,很难改正。他们现在想练字,但往往只在现有的字体上修修补补,选择和自己相似的字体上打主意,这样常常是好的没有学到,坏的没丢掉,以至越练越难看。

那么怎样让这些人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点划练起。然后再练结构。对钢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所以要写好钢笔字结体最重要。但现在有一个很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很难把以前的字体忘掉,在临帖过程中常常把旧习惯带入新字体。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选择与自己以前的字体载然不同的正楷字进行摹写。练正楷是为了正形,练上一两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就可以正形。当形正了以后,也应选择与本人原字体截然不同的,并且是自己认为美观的行书字帖进行临摹。如以前的字体拘谨则选择奔放的字帖;如字体散漫则选择严谨的字帖;如字体呆板则选择潇洒的字帖;如字体软滑则选择坚挺的字帖,若字体臃肿则选择清秀的字帖......这样练上二到三个月,就可以学会新的字体。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轨道。临摹的目的是将以前的字忘掉,将字帖上的字记住,加以应用。在这以后,就要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章法布白。对一般只想把字写得好看些,而不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能做到以上所说的就足够了。这是我在学习中得到的经验,也曾将这些经验介绍给别人,效果都不错。

如果想在钢笔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那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不仅必须借鉴毛笔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气韵等等,还必须充分发挥钢笔所固有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繁荣钢笔书法艺术,才能使她具有强大而永久的生命力。否则,钢笔书法只能是毛笔书法的附庸,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也就不会有强大、永久的生命力。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5个回答  2010-08-02
写好字首先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

1、基本笔画的训练。汉字中共有八种基本笔画组成,这八种基本笔画在汉字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万丈高楼的每一块优秀的基石。“基不优则造大祸也”!写每一种基本笔画都有正确的书写方法。包括怎样起笔,行笔,落笔,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请勿写每一种基本笔画的运笔、速度、力量都是雷同的。

2、偏旁部首的强化。我听到很多同学教师都这样说:我只因写不好字,是因为字中的部首写不好,就连自己看了也不顺眼,但又找不到正确的书写方法,而令我犯愁。不错,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建议:首先要想写好部首,必须知道每个部首的笔顺和笔画(也就是说这个部首从先到后的运笔顺序及其它有几画组成的)其次,要注意每个部首的书写方法或者叫模式。基本偏旁部首有88种,但绝大多数的部首不论运用在哪个汉字中,书写的方法或模式是不变的。比如:写“三点水”,上面的两个点和下面的提不能写在一条垂线上,而是一种三角构图的形式,第二点要稍微偏左一些,这样才显的有神韵不呆板。如:“江、清”等带有三点水的字,都这样去写。又如:写“左耳旁和右耳旁”,要首先明白都是由三笔组成的,并且第一笔要宽于、短于第二笔,最后一笔写竖(此竖写成悬针竖和垂露竖均可)。再如,写“月字旁”,里面的两短横不能过上或过下,而且是左连右断,否则,会很难看。还有许许多多的偏旁部首的写法,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因为它们的含容量很大。

3、结构的组织安排,一个字的美与丑,关键是在结构的安排上,包括结构的匀称、布白、穿插和避让等。汉字中有独体字,上下、上中下结构,左右、左中右结构,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等等。不论写哪个字都要做到精心布置和安排。“意在笔先”吗?比如,走在大街上的一个人,脑袋特别大,身子特别小,而且一只耳朵特大,一只耳朵极少,眼睛不再一条直线上,鼻子比嘴巴大许多。你看到她一定很惊讶,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生长比例失调而显得特别难看。这和写字是一个道理。那么,有的人写完了某个字,自我感觉不良,那么你就应该找出不良的原因,是笔画的缺点,还是部首的错误,还是结构的不符,只有你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在写同一个字,把刚才的缺陷改正,你就会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二、写好字要有专业书法教师的辅导

常言道:“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走出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论学什么,必须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不能随便寻师,那样会把你引入误区。说实话,学习写字(书法)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需要静心、耐心和细心,还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再加上老师的辅导,你的写字能力和水平会逐步提高的。

三、多摹帖、临帖、读帖

在掌握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前提下,为了使字的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就应该经过摹帖、临帖、读帖这三条必由之路,而且需要循环,反复的去做。

摹帖:是把一张薄纸覆盖到字帖上,照着字的样子反复摹写,这样可以掌握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结构的写法。临帖:是把字帖放到一边,照着帖上的字去临写,这样可以锻炼书写的笔势和神韵,使你的字显得苍劲大气。读帖:读帖也是将要临习的字进行琢磨,以了解字的笔画、结构、神韵等等。有的同学学习书法,往往忽略了读帖这个环节,在下笔之前,总是瞟一眼帖中要写的字,提笔就写,根本谈不上对字的理解,达不到临写的目的,那只能算作抄写。

1、确定临写量。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字量,对写的字做一大体总揽,有一大概了解。

2、用心思考。每临写一个字都应用心记住笔画的形状以及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3、反复临写。有的学生对要学的字只临习一次,不管效果如何,就再不愿临写第二次了,这是错误的。要去反复的写这样才能成功。每次临写前要读帖,都应在理论上加深认识,对前次临写不成功的地方,应重点记住,经过反复读帖,临习,才能将帖中的字印刻到脑海里。

4、另外,我们要找一些质量较高的字帖,反复临写,千万不要随便拿来一本就写,第二天再换一本,这样下去你是毫无益处的。

四、融会贯通,功到自然成

“万变不离其中”,不一定要把全部汉字写好,只要掌握大部分汉字的书写方法,再写未写过的字就易如反掌了。古代和近代、现代的一些书法家、大师都是经过刻苦钻研、勤奋不懈的学习,从最基础的写字知识开始,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精益求精,才能成为多少人仰慕的书法家,只要努力,我们也会成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