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写作文的特点

如题所述

1. 《孟子》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其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2. 【《孟子》文章特点】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例如“许行”一章(《滕文公》上)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又如“好辩”一章(《滕文公》下)历述唐虞三代以来一治一乱之故,而以辟杨、墨的邪说自比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作《春秋》。又如“齐桓晋文”一间(《梁惠王》上)问齐宣王之所大欲,“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自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铺张扬厉,几乎和纵横策士抵掌而谈的风趣相仿佛。其次是善设机巧,引人入觳,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例如上述一章,孟子怪齐王为何“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之后,即紧接“王请度之”。但不待齐王回答,即又进而诘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逼使齐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他用这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在和陈相辩论时,也用同样的方法逼使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其次是常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例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如“牛山之木”一章(《告子》上);有全章用比的,如“晋人有冯妇者”章(《尽心》下);有正意喻意并列的,如“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上);有喻言正言叠互的,如“礼与食孰重”章(《告子》下)。而全段全章之比往往近乎寓言故事,如宋人揠苗助长(《公孙丑》上)、齐人乞墦(《离娄》下)。现举后者为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口间)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食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这是个寓言式的故事,也是一幕辛辣的讽刺剧。全部内容包括五段情节: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二、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议;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发露;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五、“良人” *** 的得意的丑相。故事的每一情节,特别是后三段,描绘得异常生动。当然这是作者有意编造的,用来讽刺那些 *** 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那个齐人的形象就是一般官僚的形象;乞墦的行径也就是一幕官场的现形。尖锐幽默,可谓已达极点。明人所撰的《东郭记》传奇和清蒲松龄的《东郭箫鼓儿词》就是以此为主要题材写出的封建时代官场的现形记。所以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

此外,《孟子》的文章语气极为逼真,如答公孙丑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公孙丑》上)叙校人欺子产说:“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万章》上)如此之类很多,大都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总之,《孟子》的散文虽然基本上还没有脱离语录体,比之《论语》却有了很大的发展。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都体现出孟子雄辩地散文风格,因为他十分重视养“气”,文章纵横捭阖中体现浩然正气,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和生动的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

3. 孟子的文章有哪些特色

《孟子》一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仅在于它体现了语录体散文向论说体散文的过渡,是中国论说体散文的重要奠基作品之一,而且其独特的文章风格,为中国政论文开拓了一个优良的传统。

孟子文章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主题重大,观点鲜明孟子文章的特点,首先是直面现实,针对当前普遍关心的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以关怀国运民生的忧患意识,以平治天下、建立新社会的理想,直陈自己的思想见解。他的文章从不“为文而文”,而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从不隐晦曲折,模棱两可,而是立场坚定,观点鲜明,这是政论文写作的第一要素,因为写政论,就要明白地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二、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言辞犀利孟子文章有磅礴宏大的气势,如滔滔江河从高处直泻下来,奔流不已。读者读来感觉似有一股强大的巨流,一波接连一波,不能摆脱,也无从闪避。他的言论光明正大,使你不得不接受,不得不信服。这种气势来自孟子的忧世忧民之心,来自他平治天下、解万民于倒悬的高尚理想。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所以能够“藐大人”,据理侃侃而言,直责其非,可使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6“王勃然变色”。

三、缜密的思辨逻辑力量孟子的文章大多是记录与对方的辩论,所以他以“雄辩”著称。他的辩论文章,既具有磅礴的气势、犀利明快的语言,同时又具备严密的逻辑力量。他的文章大多有明显的思辨性质,他的学说正是在论辩中展开,经过多次论辩,他的理论得以丰富、充实和最后完成。

四、与论说结合的文学色彩孟子的文章是议论文,或曰说理文,但他不是纯思辨的论证,不完全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推理,而富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从而增强文章的论说效果。

4. 《孟子》散文语言特点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孟子》

5. 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处。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是故,教学中采用比较法阅读,可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具体说来,可用如下“三读法”教学。

一读课文,掌握精要,探讨文题与论点的关系。

此二章的标题,均是编者根据二章的结论语所拟。二章标题字数相等(皆八字),每章标题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标题都用对比,观点鲜明。然而,就标题与该文论点的关系而论,二章却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故,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战争的胜负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这一番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心论点的深化,故而编者就把这一结论提炼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该章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这里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

综上,二章标题并非都是论点,可见与现代语体文中的议论文一样:有的文题即论点,有的文题只是揭示论题。如此差互比较,自然会获得一种参差之美。

二读课文,分析结构,讨论二章的论证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当(皆由四段组成),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章一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显然,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三读课文,寻找修辞,体会孟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这二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当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运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对比、对偶和顶针等修辞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赘举。

综上,从课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6. 孟子的文章(原文+译文+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机,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到了极点。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骨肉兄弟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骨肉兄弟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评析

本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而天时地利则是次要的方面。“人和”,具体表现为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所以这一章是借战争论述实行“仁政”的重要性,是讲民心向悖的。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用概括的战争例子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最能决定战争胜负

本章写作特色: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陈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7. 孟子的散文特色

孟子》散文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至。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他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开展辩论,逗引对方,掌握主动,由远而近,步步紧逼,层层推理,运用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力量,把自己的观点阐发得非常透彻,确实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其中以《揠苗助长》、《奕秋诲棋》、《以五十步笑百步》、《挟泰山以超北海》等富于哲理,尤为生动。

至于《孟子》散文富有鼓动性,诙谐风趣,戏剧性的对话等都是被后人所称道的。

8. 《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他的大部分思想都以散文的形式被记录了下来,流传后世。下面对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做一个粗略的分析。

孟子是一个语言大师,他的语言直白,富有逻辑性,不用不合章法的语句,也不用生僻的字词,平实干净,给人以朴素自然的美感。(虽然通假字太多了一些)想必这与他“仁义”的道德核心思想有关。

孟子在散文中,多次用到了排比并列的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足,条理更清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大部分都是用排比的手法层层展开的,像“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和前文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相对照呼应,更加深化了读者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记忆和理解,证明了三要素中各要素的重要性。

再像鱼我所欲也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整段话看起来令人昏头昏脑,但是仔细理解句子后就不难发现,整段话一环套一环,一个个整齐的对比使读者的思路不由自主的跟着作者孟子走,他所推崇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就在不知不觉中为人所接受了。

此外,孟子还善用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比喻,使他所传输的思想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也使文章更有趣。根据网上搜索的结果,《孟子》一书共260章,其中159章里用了比喻《鱼我所欲也》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齐桓晋文之事》中记录了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系统地阐发了孟子讲究以人治的治国理论全文大量运用了比喻“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和对比的运用使劝说变得更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孟子(儒家)的思想能流传至今,语言文献的记载功不可没。正是这种生动风趣的叙述,使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深得人心,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发着耀眼的光芒。

9. 《孟子》的散文特色是什么啊

孟子》散文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至.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他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开展辩论,逗引对方,掌握主动,由远而近,步步紧逼,层层推理,运用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力量,把自己的观点阐发得非常透彻,确实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其中以《揠苗助长》、《奕秋诲棋》、《以五十步笑百步》、《挟泰山以超北海》等富于哲理,尤为生动. 至于《孟子》散文富有鼓动性,诙谐风趣,戏剧性的对话等都是被后人所称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