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 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法定继承名词解释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及遗产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

适用范围: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遗赠的,对该部分遗产适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的,对其所应继承的遗产适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遗赠人死亡的,对其所应继承的遗产适用法定继承。

遗嘱因违反法律、公序良俗等而无效的,对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适用法定继承;遗嘱未处分的遗产,适用法定继承;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适用法定继承。

法律特征:

亲属身份权是法定继承的来源,法定继承是亲属身份权的派生。遗嘱继承虽也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基础,但遗嘱继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不受人身关系的限制。只有法定继承才与人身关系有严格、密切的联系。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属于强行性规范,不容改变。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

是处于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双方。作为法定继承人的配偶,专指被继承人去世时尚生存的与被继承人保持合法夫妻关系的人。配偶间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夫妻得相互继承财产,不因性别差异而有所区别。

2、子女

是父母的亲属中最近的直系卑血亲。根据《民法典》之继承编的规定,作为法定继承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

是子女的亲属中最近的直系尊血亲。对子女的遗产有继承权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但是养子女与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故其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4、兄弟姐妹

是最亲近的旁系血亲。作为法定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