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国殇屈原原文翻译赏析

如题所述

屈原的《九歌·国殇》的原文、翻译和赏析如下:

1、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翻译

战士手持兵器身披甲胄,战车相撞兵刃相接。旗帜遮日敌人如云,箭雨飞落士兵杀敌。冲入敌阵踏着尸体,左右拉车的马被杀伤。战车卡住四马回头,主帅敲鼓天地变色。

神灵发怒杀尽敌人,广阔原野无人归还。出发不回前进不退,平原消失路途遥远。佩剑挟弓征战沙场,头身分离心志不改。勇敢有力刚强坚定,不容欺凌身死神存,魂魄坚毅鬼神英雄!

3、赏析

《九歌·国殇》是一首具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诗歌,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生动地描绘了楚国将士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眷恋和忧虑。诗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屈原简介:

屈原的基本信息: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的生平:

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的文学成就: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