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词人)的字和 性格 , 品质 !(注意性格和品质!!!) 如下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苏轼
柳宗元
欧阳修
王维
盂郊
韩愈
白居易
李清照
刘禹锡
李商隐

帮帮忙啦,重谢
哥哥们帮帮忙嘛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性格耿直,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追求闲适的生活,品质么,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反感政治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为人性格率真狂放,追求自由,不畏权贵,他渴望为国效力却怀才不遇,只是被当做御用文人,最后赐金放还,于是纵情诗酒和山水,诗文想象瑰丽汪洋恣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诗圣”,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从中可以看出他亲历安史之乱和大唐由盛转衰之后,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对社会的不平等和黑暗腐败予以批评,特别是大力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他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很多歌颂古代贤人和山水的诗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和弟弟并称“三苏”,性格兼具豪放与婉约,崇尚自由和自然,不畏权贵,热爱人民,诗文多清新自然,感染力强。品质,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姑且不论变法功过)自请外任,后来因“乌台诗案”被贬,于是寄情山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柳州、柳河东,唐朝古文运动发起人之一,他积极入世,刚直不阿,被贬之后仍坚持写作,同情民间疾苦,热爱自然,诗文清新自然,多有山水游记和寓言,《捕蛇者说》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幼年刻苦勤学,后来因为参与庆历新政而被贬的范仲淹等人分辩而被贬。

王维,字摩诘,信佛(他的名字和字加起来是维摩诘菩萨的名字),诗文恬淡清晰自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朝山水田园派领军人物之一。

盂郊,别名东野,“诗囚”,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他的诗有的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有的表现骨肉深情,有的刻画山水风景,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幼年刻苦好学,入仕后为官耿直,爱民如子,因谏迎佛骨被贬,当时已经高龄,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体现他忧国忧民,不惜自身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为官忧国忧民,勤于政事,曾因得罪权贵被贬,诗歌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关注民间疾苦,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风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刘禹锡,字梦得,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虽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但始终不曾绝望,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同时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话说性格这东西只能从生平和作品中推断,万一有误的话希望不会误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0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杜甫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但也有豪放的不羁的一面。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他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这在一千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虚心求教,文风严谨.
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也是田园诗人一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