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和小沈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们都将凸透镜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50cm处)且保持不变

小林和小沈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们都将凸透镜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50cm处)且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现有焦距为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可选择. 小林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侧,光具座68厘米刻度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厘米. 小沈先后两次将蜡烛放在距B点6厘米处,在凸透镜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厘米.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凸透镜另一侧68cm-50cm=18cm处成一个缩小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
所以,18cm>f>9cm,因此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或15厘米.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分居透镜的两侧,故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点在透镜的左侧,则所成像应该在透镜的右侧;
(2)①由“蜡烛放置在距B点6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那么所选透镜的焦距一定不是15cm的,因为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右边6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那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而成为一束平行光;
②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右边6厘米处,即蜡烛置于光具座14厘米刻度处时,此时2f>u>f,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左边6厘米处,即蜡烛置于光具座24厘米刻度处时,此时u>2f,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24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
故答案为:10或15;右;24;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