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评一下我作的诗

西都行和友人宴上作

宝剑虽埋没,紫气动星辰。
知君登临意,欲送远行人。
三秋南国地,九月西都尘。
明朝适渭水,仍与文王亲!
《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几位误会了第一句

我认为《西都行》一诗写得较好,有古诗词的味道,韵脚,平仄,对杖都有所讲究,比较简练。不足之处是主题思想不甚突出,个别地方词句欠斟酌,如第一句就太口语化,显得文气不足,建议作如下修改,当否,请楼主定夺。

剑锋何其利,紫气动星辰。
知君登临意,欲送远行人。
三秋南国去,九月西都临。
明朝适渭水,乃与文王亲!

补充说明:朋友问我如何领会这首诗,我个人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一帮朋友个个象锋利的宝剑,锐意进取,那锋刃紫光闪闪,象流动的星辰。今天,哥们邀我登临高处,我明白意思是要大家登高望远,步步高升,他们想用这种方式送我这远行的人,我三月去了南国,九月便光临西都,明朝还要到渭水,渭水一带历史上是文王的领地,我想亲近这片土地,去适应那里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8
宝剑入土封,古器动星辰。
第2个回答  2007-01-08
别的不说
看不出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大问题

宝剑虽埋杀气重,
知君归去心远送。
三秋南国风不起,
明朝渭水做钓公.
第3个回答  2007-01-08
写的不错啊!
第4个回答  2007-01-08
引用典故是好的,但是有时,注意一下恰当与否,我想不如改为:宝剑虽埋灵犹在,登都欲送太公行,南国三秋西都尘,渭水悠悠与君同。
仅个人意见啊
第5个回答  2007-01-08
真高兴有现代人作古诗。又有许多位先生评论。无论结论如何?着实令人兴奋。楼主对唐诗熟读、期望今后常常见到你的作品。好与否姑且不论、大家能够热列参与。这己经引起共鸣。何况你写的还可以。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