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告诉你 600作文现写 急用 写的好给加分。

不要复制。。。。。。。。。。。。。。。。。。。

1.身边的艺术
我们的生活当中,会有些小事情中,它们却包含着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
记的是这个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公园滑冰。
我们穿上鞋,我扶着栏杆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可是我看见哥哥滑的特别快,简直像飞似的。我心里不服气,想:哥哥可以扶着栏杆走,还滑的非常快,我也行!说着,我推开栏杆,自己慢慢的往前走,刚走一步,扑哧一声,摔的我四脚朝天。疼的我哇哇直叫。哥哥斜眼看了我一眼,好象在嘲笑我。我有起来滑,可是我不断的倒,我实在太累了,就大声说:我不学了。说着气冲冲的走了,可妈妈对我说:你不要气馁,一定要振作起来,听了妈妈的话,我又开始继续滑,经过我几次的摔倒,我终于会滑冰了。我大声欢呼着。
经过这个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气馁,一定要坚强!

我有许许多多个第一次,有第一次拉小提琴,有第一次玩电脑还有第一次远足,可是这些第一次不是记不起来了,就是妈妈编出来哄我的,可是,这些第一次当中只有一个第一次却象一个疤痕一样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他便是第一次划冰。
这个第一次是我妹妹邀我出来到游乐场去玩,我欣然赴约,啊!天呀!!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多,有的打桌球,有的玩碰碰车,还有的甚至正在进行着拳击比赛,把我的眼睛都搞花了,可是,真正吸引我的目光的,还是哪个简陋的滑冰场。
我走进滑冰场,看着那一群高手滑着,有的如百鸟朝风,有的如海鸥般飞翔。看着我真恨不得马上进入状态,穿好鞋子后,飞快的一跑,发现看起来很好玩,其实一点也不好使用,我以下子撞到了墙上,糟糕!我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我抑制不住痛苦的神情,放声大哭了起来,这下子可不得了了,把一大群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来,这时,我感到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藏起来,人渐渐散尽了,我才长吐一口气。
我下定决心再也不干了。可是看着看着我的决心又动摇了,这次,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着”,不知摔倒了多少次,可是我一声不啃,独自在一边总结经验,终于,到了黄昏时分,我能够一摇一摆的滑行了。
我这个第一次可有意义了,让我真正的受到了一次苦尽甘来。

暑假的一天,爸爸说带我去滑冰场学滑冰。我听了很高兴,就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带我去。
来到了滑冰场,滑冰场里的人可真多呀!有的坐在椅子上休息,有的在穿滑冰鞋,我最羡慕的是那些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
爸爸付好了钱,拿了双36码的滑冰鞋,我快速地穿好鞋,爸爸扶我到了滑冰池的入口。我先小心翼翼地移动滑冰鞋,可这鞋子真不听话,我还没站稳就摔了一跤。把我的屁股摔痛了,真是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呀!爸爸赶紧来到我跟前,鼓励我说:“没关系,学滑冰时,摔跤是家常便饭。万事开头难哪!”听了爸爸的话,真是受益匪浅。我开始仔细观察那些会滑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他们身体向前躬,脚摆成八字形,脚一滑一滑。我看了之后,就学着他们的动作大胆的滑了起来。我摔了一跤.两跤.三跤......,一眨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我摔的满身都是灰,像一只难看的“丑小鸭”,虽然我摔了很多跤,但我总算掌握了滑冰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滑冰。

2.我和奶奶一直住在一起。

我的奶奶是个中学教师。她乌黑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个儿不高,略胖的身子总是那样忙忙碌碌。奶奶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我很敬佩她。

奶奶已年过半百了,她对学生仍然很关心,学生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来找她,她都鼎力相助。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凛冽的寒风刮个不停,我和奶奶刚入睡就听到一阵敲门声,门一开,原来是学生。那位学生说:“老师,我们班有一位住校同学生病了,我们老师不在,请您去看看行吗?”奶奶二话没说,披上衣服就走了。一直到凌晨4点多,奶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了。看着她那冻得发紫的脸,我摸着她冰冷的手问:“奶奶,您冷吗?”奶奶笑着说:“为学生做点事,冷点有什么关系呢?”奶奶的话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奶奶对她的学生百般关心,可她对自己的身体却无暇顾及。每天晚上,奶奶备课直到深夜,有时我一觉醒来看见了,心疼地对奶奶说:“奶奶,您该睡觉了。”奶奶却说:“你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不认真备课,明天怎么给学生讲课呢?”我不愿再打断奶奶的思绪,无奈地点了点头。看着她那日益增多的白发,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看见了奶奶,她正手捧鲜花,面对一群孩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转眼间,我也成了一位人民教师,正踏着奶奶的足迹走来。

我有一个好父亲
父亲是一个少言的人。他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听见母亲一个人在不停的讲话,父亲只是一个劲的抽烟,偶尔才应答一下,那话也多半只是一两个字。家里来客人,父亲陪人家吃饭,既不让酒,也不劝饭。只自顾自吃自己的,显得很不礼貌的样子。对我们几个孩子也一样。他很少过问我们的学习,他觉得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有问题问他,他也是说你们还是去问老师吧。

父亲是个农民,但在我眼里很多地方又不像地道的农民。父亲读完了小学,初中上到了二年级就因贫困辍学了。接着他和几个同伴瞒着爷爷奶奶一口气跑到了包头,在那儿上了两年的中专。后来因为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学校解散了,父亲又回到家继续当他的农民。父亲写一笔很好的毛笔字,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父亲总要被人家恭敬地请去当帐房先生,记记份子什么的。到了春节,更是父亲忙碌的时节,乡亲们都早早的把大红纸送到我家,请父亲写春联。往往春节未到,我家早就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了。我小的时候习字,父亲就让我学着给山东的舅舅写信。什么格式,怎么称呼,如何落款,都是父亲手把手教我的。我虽然喜欢他的字,但我练字没长性,直到如今也没形没体儿的。回家陪父亲喝酒,喝到高兴处,父亲总是指着我说:“就你还中文系,还老师,写字还不如我这个农民哪。”我只能笑着点头。

父亲是个爱书的人。他每次出门,包里总要塞本书。实在没有可看的,也要捎上几张报纸。记得父亲亲手买的书有1975年出版的三卷本的〈水浒传〉、上下册的《东周列国故事》、《聊斋志异》和冯梦龙的“三言”。农闲时节,别人家的男人或打牌或赌钱,我父亲就在炕上看书。逢雨雪天,更是整天抱着书看。这两年父亲眼花了,自己买个花镜,还是不忘读书。我有时端详端详,老人还真像个文人先生呢。今年暑假回家,我倒腾书柜,找出一套明朝抱翁老人的《今古奇观》来,是清朝道光年间刻印的,可惜少了一卷。我对他说,这书给我吧。父亲说行啊,反正我眼花也看不了了。父亲还常常感慨地对我说:“文革那会儿,你爷爷当私塾先生时留下来的书都让我作饭时当柴火给烧了,怕惹祸。要不留到现在也值钱了。”于是我也很感慨。好在我们这一代不会再赶上“焚书”的年代了。

我家的三个孩子中,父亲最疼我,他说我坐得住,安分。冬天的时候,我整天在大街上疯跑,出了满身的汗,热得把穿的棉裤都溻湿了。早晨起床前,父亲总是早早把火炉点好,然后把我的棉裤用手翻转过来,一点一点地靠近炉子烤,边烤边慢慢晃动着,不一会儿,我就看见棉裤上腾起缕缕热气。等烤完了,父亲还要用他的两双大手把棉裤搓搓,让它柔软。等我再穿上的时候,感到很温暖。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常常给我擦皮鞋,每次都收拾得很仔细。我上学骑的自行车,每天都是父亲为我取出来,晚上回到家,每次也是父亲为我存放好。擦车打气更是他的份内之事。在他眼里,我似乎永远是个孩子。我上学时读的书,都是父亲亲自包书皮,并用毛笔写上我的名字。我当老师这么多年了,我上高中时的课本仍然保存完好。有时我读他说,这书都没用了,您把他卖了吧。父亲总是说:“放着吧,放着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我在南京上四年大学,每次都是父亲执笔给我写信,信的结尾总是说,别心疼钱,吃好,注意身体。他很少叮嘱我好好读书,但我读了父亲的信,自然知道该怎样去念书的。

现在,我当父亲也十多年了。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他生病不肯吃药,没少暴打孩子,大一点了,因为不爱去幼儿园又挨了我不少打。直到现在,学习不好了,考试不好了,我对孩子也是非打即骂。想想父亲对我,再想想我对孩子,确实很惭愧啊。我和父亲每年相见几次,见一次,他就老一点儿。可不是吗,我都奔四十了,父亲能不老吗。

在我眼里,父亲是个沉默的人,是个爱我疼我的人,是个爱读书写字的人,是个引导多于管束的人。在我眼里,父亲的形象很高大,须仰视才见。愿父亲能健康的活着,我愿意永远做他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0
不复制是太难的,下面这个是复制的:

清晨,一缕金色的阳光映照在了我的脸上,我不自然转过头去准备继续享受睡觉给我带来的快乐,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轻轻地开了,一只大手迅速而又有力地把我从床上拉了起来,我揉了揉蒙松的眼睛说:“今天星期六,我可以多睡一会!”我爸爸兴奋地说:“正因为今天是星期六,这可是难得温补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暗暗叫苦,只得听从,每天周末大清早,我总是睡眼朦胧地被老妈叫起,接下来,穿戴系、洗漱吃,三下五除二,便“飞”出了家门。上午补习数学,下午补习英语,算啊,背啊,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机器人。一天下来,头昏脑胀,腰酸背痛,老爸过来了,训话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说,苦中也有乐嘛!”我呢,是“黄连煮汤——苦水多”,我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发明了学习?我要知道,非找他算账不可!!!

俗话说:“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此话不假。为了全班名列前茅,也为了左邻右舍那羡慕的眼光,在老爸老妈的严密监督下,我只差头悬梁,锥剌骨。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如愿以偿时,我笑在脸上,乐在心里,捧着骄人的成绩去向父母“邀功”,老妈见了,竟挤出一丝笑意,分明透出一丝凉意“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无言以对,老爸看了,大手一挥,正准备讲话,我干脆替他说道:“这好比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千万别骄傲啊……”,我满腹委屈,冲进自己的房间,任泪水滑落。爸爸、妈妈,我还是个孩子啊!!!

类似的经历数不胜数,也无需整理,自然成了一部典型的反映当今我们学生生活的“蒙太奇”,它是喜剧还是悲剧,回答不言而喻。“可怜天下儿女心”,尊敬的父母们,对此你们又有何感想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