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海的人物经历

如题所述

50年代从广州来到香港经商,1952年在香港创立东泰贸易公司经营对外贸易,进口家用电器及电子器材,其后大幅扩展业务。又拓展了证券投资和房地产业务。用他的话说,“10年间把自己的公司弄到小有名堂,1962年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东华三院是香港最大的民间慈善服务机构。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第一所华人医院,赠医赠药,分文不取,并兼收容难民、施棺义葬。1880年又创立义校,培育贫民子弟,开香港义务教育之先河。后来又增加了广华医院和东华东院,合称东华三院。历年来,香港及内地各省遇有天灾人祸,该院无不募捐急赈。1991年华东大水,为救济血脉相连的同胞,该院历届主席会即率先捐款100万,董事局发起“施药救人大行动”,募得善款近800万。如今该院拥有5所医院3400多个床位,51所中小学、幼稚园和实用技能与特殊学校及护理安老院、弱智及残障护理院等多种社会服务机构,员工1万多人,香港每5个新生儿当中就有1个是在东华三院出生的。1970年正值东华三院百年诞辰之时,李东海先生出任东华三院董事局主席。可以想象,为筹集善款与日常管理,需要付出多少心血。1989年,李东海先生联合香港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发起成立了“香港友好协进会”,其宗旨是团结爱护香港之人士,联络感情,推广与中外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该会成立以来,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如1993年编撰发行《基本法一百问》,第一版3万册售完后又再版发行。又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15集《基本法与香港》,用中英文播送到世界各地,反映良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第一次赴港演出,也是由该会协办赞助的。该会还经常邀请内地知名人士来港演讲交流,并与香港《文汇报》联合举办多次《香港特区区情讲座》培训班,使国务院、各省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情况。如今会员人数已由4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5月初举行的会庆12周年庆祝晚会上,冠盖云集嘉宾盈千,行政长官董建华、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姜恩柱、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吉佩定亲临主礼。对于内地的骨肉同胞,李先生同样情深如海。广东中山市李东海理工学校是1992年动工兴建的,总投资2360万元,1998年被评为省重点职业高中。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是2000年2月建成的。李先生投资3000万元帮助兴建的北京经济技术学校、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商务分校的新教学楼揭牌仪式是2000年3月举行的。
1999年,李东海率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了云南,回港后他们为云南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并募集了100万港币,在云南民族学院设立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000年10月,李东海又率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为吉林的改革开放出谋献策。到达长春的第一天,他就根据爱国同胞最关心的事向省领导人提出了四个问题:一、加入WTO对吉林省外经贸行业的影响,我们有哪些举措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二、吉林省的人均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而且高校众多。那么吉林省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高技术方面的成绩怎么样?前景怎么样?三、吉林省如何响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影响及措施?四、见到报章刊载吉林省最近制定了官员不准去歌舞厅、桑拿等场所接受异性服务等“十不准”规定,觉得吉林省在廉政方面实在下了不少工夫,对于吉林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什么得力的措施和政策?几天后,在视察结束的座谈会上,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就对这四道题作了长达12000字的解答,内容既中肯又翔实,委员们十分赞赏。回港后,李先生出资将这份答卷及吉林省的相关资料在香港报纸上以大量篇幅刊出,为的是“让香港人了解吉林”。2001年5月25日-30日,以李东海为团长的中华海外联谊会港澳地区理事考察团考察广西。
李东海一生热心公益,尤其对培育青少年活动、推展慈善事业及医疗服务,在香港持续多年作出贡献,1989年,他联合香港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发起成立“香港友好协进会”,其宗旨是团结爱护香港之人士,推广与中外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99年,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金紫荆星章勋衔,2006年7月再获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2010年6月8日,因癌病在香港逝世,终年88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