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轼相遇的作文

最好在QQ上告诉我

和苏轼相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清新脱俗的词曲则出自北宋名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他向往着的美丽的梦想天堂,却耐补过寂寞,只能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海誓山盟.
自始以来苏东坡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一直是风流倜傥,潇洒豪迈,胸襟开阔的大才子.他的诗绝大部分也是抒发了其本人的真实情感,突破了封建的界限,风格大胆豪迈,语言令人荡气回肠.
苏东坡说起来与我们还密不可分,颇有渊源.900年前,苏东坡被贬职,出任杭州太守一职.当时来杭的苏东坡,看到唐代白居易整治过的西湖灌溉工程,年久失修,不但不能保证稻田用水,连市民饮水也成了问题。湖里杂草丛生,已经占去十之二三的水面。此刻几乎整个西湖都被淤泥水草堵塞,湖底上升,水位变浅,再加之输水管道损坏,老百姓只好喝钱塘江潮涌来的带点咸味的水。
于是苏东坡便带着民工们,利用四个月的时间才使得西湖恢复了碧波荡漾的原貌,听说当时西湖上藤缠着的许多水草,纠缠不清,更为疏理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苏东坡一有空就来监督工程或亲自下水铲除,大大鼓舞了士气,据说,东坡肉也是当时人民为了感谢他才做的佳肴.苏东坡将那些挖出水面的的杂草,淤泥堆积在湖中心成为了现在鼎负盛名的苏堤.更为西湖这一洼湖水凭添了更多姿色.
如今漫步在苏堤上望着脚下清澈的湖水,盛开的莲花,苏东坡的情思未了,游人依旧能感受到这位宋代有名大诗人的风采.
堤下湖光潋滟,堤上绿柳婆裟,婆裟的柳条交织在一起,将长长的秀发浸飘在西湖的碧水之中,两岸巍巍青山,尽头叶叶小舟,置身于这片美景之中,我整个人仿佛已经融化在这茫茫西湖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8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