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的事件进展

如题所述

12月1日,抗议者占领基辅市政府和独立广场,并开始在广场上扎营。

12月3日-6日,亚努科维奇访问中国和俄罗斯,争取经济支持。
12月8日,约有80万人参加了抗议示威。
12月14日,支持政府的群众也在基辅独立广场发起抗议。
12月17日,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贷款,并将出口乌克兰天然气价格下调三分之一。此后抗议活动并未停止。 2014年1月,亚努科维奇向反对派做出让步,接受了内阁的全体辞职,总理阿扎罗夫辞职下台。但反对派仍然坚持乌克兰必须与欧盟而不是与俄国加强关系的主张,并一再敦促亚努科维奇总统也辞职。
1月16日,乌克兰议会通过法案,对抗议活动加以限制。
1月22日,两名抗议者在与警方的冲突中丧生。
1月24日,抗议者开始冲击乌克兰西部的地区政府办公楼。
1月28日,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Mykola Azarov)辞职,议会取消限制抗议的法律。
1月29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一项大赦法令,承诺只要抗议者离开政府大楼,将不起诉任何在抗议期间被捕的抗议者。抗议者对大赦条件表示怀疑。 反政府示威者 2月18日,乌克兰反政府示威骤然升级。几千名示威者前往议会大楼附近举行抗议,意图迫使议会通过决议,恢复2004年宪法。示威者与警方随即爆发激烈冲突。冲突已经造成26人死亡。乌内政部方面同日透露,冲突已造成近800人受伤,包括392名执法人员,其中83名受伤警官“遭受严重枪击”。乌克兰的暴乱已经从首都基辅扩展到了其他城市。

2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与3名反对派领导人签署了和解协议,旨在结束持续多日的街头流血冲突。
2月19日,政府和抗议者之间同意“休战”。
2月22日,乌克兰国会表决通过现任总统革职,并订定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日期为5月25日,之前亚努科维奇已离开首都基辅,辗转多地后到达俄罗斯,但拒绝辞职,并称自己之所以离开乌克兰是因为“自己和亲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2月22日,抗议民众仍要求亚努科维奇下台。欧盟就乌克兰危机召开特别外长会议。亚努科维奇逃离总统府,前往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他此后发表电视讲话,将基辅事态描述为“政变”,坚持自己是合法选举的总统。此后议会投票决定弹劾亚努科维奇,因为他“无法履行自己的宪法职责”。已入狱三年的前总理季莫申科被释放出狱。季莫申科的副手图奇诺夫(Oleksander Turchinov)被选为议长。

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乌克兰议会罢黜了总统亚努科维奇,修改了宪法,将总统大选定于5月25日。
2月23日,议会批准图奇诺夫作为临时代总统。
2月24日,亚努科维奇被乌克兰警方通缉。
2月27日,数十名亲俄武装人员占据克里米亚自治议会和政府大楼,俄外交部则称将“坚决捍卫克里米亚同胞的权利”。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严词警告驻克里米亚俄黑海舰队好好待在基地里,“任何军事调动都将被视为入侵”。 3月1日,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总统提出的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使用俄罗斯军队的要求,这令两个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独立广场暴力冲突 3日,克里米亚一乌克兰空军基地宣布效忠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政府,正式脱离乌克兰的领导。位于克里米亚首府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乌克兰空军第240战术航空旅基地3日宣布效忠克里米亚当局。该基地有超过800人部队以及大约50架飞机。

3月4日,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通过支持普京对乌克兰动武的决议之后,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部分军队出现倒戈现象。
3月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宣布,乌克兰尚拖欠逾15亿美元天然气费,自2014年4月起,该公司将停止向乌克兰供应优惠天然气。对此,美国宣布援助乌克兰10亿美元,帮助乌克兰应对“俄罗斯出于政治动机而采取的贸易行动”。美国准备提供援助和资金,帮助乌克兰减轻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美国还准备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技术建议,明确对俄贸易乌克兰应享有的世贸组织权利。
3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议长布什明表示,克里米亚政府请求俄罗斯提供60亿美元经济援助,俄财政部已制定相关方案,将马上提交政府审议。
3月6日,在这盘乱局中,克里米亚俄罗斯统一党领导人谢尔盖·瓦列里耶维奇·阿克肖诺夫凭借一贯的亲俄立场脱颖而出,在俄罗斯力挺下当选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
3月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局势紧张,美国海军驱逐舰“特鲁斯顿号”已开入黑海,准备与盟国演习;同时美军也派战机至立陶宛和波兰。
3月8日,乌克兰一架军机在克里米亚边境处遭到炮火袭击,同一天有近百辆俄罗斯军车进入这一地区。
俄罗斯再增兵,200辆军车开入克里米亚 3月9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副总理捷米尔加利耶夫称,基辅临时政府封锁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财政部的电子系统,并冻结了其资产。

2014年3月11日,错综复杂的克里米亚局势有了新的进展,当天克里米亚议会以81票中78票赞同的结果,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
2014年3月1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经表决通过一份呼吁书,请求美国和英国等国保障乌领土完整。
3月17日,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96.6%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反对加入俄罗斯的仅占2.51% 。俄罗斯同意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
乌克兰外交部17日宣布,鉴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有关局势,乌克兰将召回驻俄罗斯联邦大使弗拉基米尔·伊利琴科。
3月20日,乌克兰卫生部称,上个月导致该国政权更迭骚乱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到了103人。
3月24日,乌克兰临时总统图尔奇诺夫说,他已经下令该国武装部队撤出克里米亚。
3月27日,前不久刚获释的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表示决定参加5月举行的乌克兰总统竞选。 乌克兰冲突核心 4月2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代理主任帕申斯基表示,乌克兰已向俄罗斯起草了要求返还的财产明细,其中包括70艘船舰。这些舰船主要部署在已加入俄罗斯的克里米亚。

4月3日,乌克兰代理内政部长亚瓦科夫(Arsen Avakov )指责被罢黜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在2月基辅骚乱时发布了向示威者开枪的“罪恶命令”。亚瓦科夫说,亚努科维奇于2月18日到20日,发布了“罪恶的命令”,下令对示威者开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
4月7日,乌克兰东南部顿涅茨克州爆发民众集会,部分议员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委员会”并宣布组建“顿涅茨克独立共和国”,要求从俄罗斯引入维和部队并拟于5月11日前就加入俄联邦举行公投。
4月13日,克里米亚独立在乌克兰造成的连锁反应已经让基辅当局坐立不安,亲俄武装势力在乌克兰东部城市斯拉维扬斯克再度行动,促使乌克兰政府开始调动全国安全力量启动“反恐怖主义行动”。
4月15日,乌克兰政府军出动坦克、装甲运兵车和直升机,在东部顿涅茨克州发起军事行动,清剿亲俄武装人员。
4月25日,顿涅茨克州的克拉马托尔斯克民用机场一架乌克兰米—8直升机遭到当地民兵榴弹射击后发生爆炸,并引爆了相邻的一架安—2飞机。
4月27日,北约军事总部危机管理中心主任迪肯公布消息说,俄罗斯的40000名士兵集结在乌克兰边境,超过100个地方部署了坦克,直升机,炮兵,特种部队,作战飞机和后勤部队。他们已经在那里待命数周,有些部队距离乌克兰边境仅40公里。
4月28日,奥巴马总统谋求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加更大压力,美国白宫宣布,由于俄罗斯继续“干预”乌克兰局势,美国对7名俄罗斯官员及17家公司实施制裁。
4月30日,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乌议长图尔奇诺夫宣布,乌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状态。他承认,基辅当局已经无法掌控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两地局势。乌克兰临时政府总理亚采纽克在会见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主席、奥地利外长库尔茨和欧洲委员会秘书长亚格兰时表示,当前乌克兰局势非常复杂,乌方已采取一切政治手段以调解当前危机。 5月2日,乌克兰政府军对斯拉维扬斯克的全面战斗已经打响。驻乌克兰边境俄军也已开始行动。2架乌军直升机系被导弹击落,一名飞行员被俘,一人死亡。乌克兰政府军在斯拉维扬斯克的军事行动进展迅速:夺取了一个路障,控制了电视台广播电台,市区内冒起滚滚浓烟,亲俄武装面临着被全面剿灭的境地,已经没有逃脱的可能。至此,斯拉维扬斯克亲俄武装手里扣着7名欧安观察员,包括一名德军上校和30余名乌克兰政治家和记者,他们成为人盾。同日,乌克兰南部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萨发生亲政府与反政府两派民众冲突,导致43人死亡,伤214人,其中25人伤势非常严重。
5月5日,乌克兰东部俄语区的城市斯拉维扬斯克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已致4名政府军士兵死亡,另有大约30人受伤。该市的平民也有死伤。
5月6日,导致数十名亲俄示威者死亡的敖德萨冲突过后,有48人失踪。乌克兰敖德萨州苏维埃议员瓦季姆·萨文科表示,在敖德萨事件中死亡的人数为116人。
5月11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独立。投票于当地时间8时开始,将持续到当天22时。此次公投的问题只有一个,即是否支持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州公投的问题相同,即是否支持成立“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5月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全民公投结果出炉,支持独立的选票分别高达89%和96%。随后,两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
5月13日,乌克兰军队的一支装甲车队在东部顿涅茨克州克拉马托尔斯克市附近遭到伏击,战斗中乌军有7人死亡、7人受伤。这是自乌克兰4月中旬在东部地区开展“反恐行动”以来,乌军方在一次战斗中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
乌克兰定于5月25日举行总统选举。这被认为是乌克兰独立23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届选举,可能成为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关键一步。而此次大选最关键、也是最有胜算的候选人是有“巧克力大王”之称的彼得·波罗申科。乌克兰代理总统职务的议长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呼吁选民25日前去投票,避免乌克兰分裂。本届总统选举共有21名候选人,约有3500万人具有投票资格。多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糖果业大亨彼得罗·波罗申科以较大优势领先。新一项调查显示,波罗申科的支持率接近45%,而他的最强劲对手、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支持率约为7.5%。
5月27日,乌克兰政府宣布,已经恢复在东部地区的“特别行动”,完全控制前一天被亲俄罗斯民兵武装占据的顿涅茨克国际机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市长亚历山大·卢基扬琴科27日称,在顿涅茨克机场的激战造成40人死亡、另有31人受伤,死者中有2名平民,而伤者包括4名平民。 14日,反对派武装击落一架乌克兰运输机,导致机上49人遇难。
27日,波罗申科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标志着乌克兰正式启动准备加入欧盟。 5~6日,反对派失守斯拉夫扬斯克,政府军收回该地区。
17日,马来西亚航空MH17航班在东部反对派控制地区被导弹击落,机上297人全部遇难,政府与反对派相互指责对方击落了该飞机。(7·17马航客机坠毁事件)。
29日欧盟和美国指责俄罗斯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宣布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 7日,俄罗斯决定对美国和欧盟实施反制裁,禁止大部分从欧盟和美国进口的食品。
22日,俄罗斯争议车队越境进入卢甘斯克,乌克兰政府指责俄罗斯“直接侵略”。
25日,反对派在乌克兰南部展开反攻。
26日,波罗申科和普京在明斯克的欧盟峰会上进行会谈,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28日,乌克兰政府称反对派占领了边境小镇诺沃阿佐夫斯克,指责俄罗斯直接入侵。北约称俄罗斯进入乌克兰的军队人数超过1000人,并表示有大量重型武器进入乌克兰,俄方予以否认。
29日,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称,乌克兰将启动加入北约计划。
31日,普京首次以“国家地位”来形容乌克兰东部地区,但随后俄方否认,称遭误读。 1日,乌克兰政府军从卢甘斯克机场撤出,随后从其他一些反对派控制区域撤离。政府方指责俄罗斯“发动了一场巨大的战争”,导致数万人死亡。
3日,法国宣布暂停交付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给俄罗斯,同一天,普京在同波罗申科电话会谈后推出“七点和平计划”。
4日,北约峰会开幕,乌克兰危机成为主要议题,波罗申科表示将于次日命令军队实行有条件停火,获得反对派的积极回应。
5日,乌克兰冲突双方在明斯克签署12点停火协议,从北京时间当晚23点正式生效。东南部港口马里乌波尔,东部城市顿涅兹克陆续恢复宁静。同一天北约峰会,拉斯穆森宣布将成立一直快速反应先锋部队,旨在针对俄罗斯。同一天,欧盟宣布对俄制裁措施,并将于8日正式实施。
6日,乌克兰东部大部分地区依然平静,有零星摩擦发生。政府军与反对派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俄罗斯外交部警告称,如果欧盟制裁执行,俄方将对制裁予以回应。同一天,普京与波罗申科通电话,表示停火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并希望该地区长期停火。 11日,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德国四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诺曼底四方”会谈。
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明斯克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从2月15日开始停火。
21日,乌克兰民间武装与政府军互换战俘。
有分析认为,真正“让和平照进乌克兰的现实”还需要过无数道坎。比如,波罗申科对国内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平衡能力如何?奥巴马对本国强硬派与和解派的协调能力如何?普京对乌克兰东部势力的影响能力如何?欧盟劝和的斡旋能力如何?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无法一下子找到精准的答案。 美国国务卿克里说,为了履行旨在结束乌克兰东部暴力的和平协议,现在对俄罗斯和亲俄分离分子而言是一个“关键时刻”。
克里在俄罗斯度假城市索契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克里在俄罗斯说,对于乌克兰和叙利亚武装冲突等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必须由关键的决策者们进行直接会谈,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