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陆九渊两人哲学思想的异同

主要是相同之处

朱熹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代表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0
本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第2个回答  2021-01-21

朱熹和陆九渊各自都分别建立了哲学思想体系。在哲学本体论上,以天理为本,这是朱陆双方的共同点。但是,朱熹以心外之理为最高本体,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而陆九渊则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在我心中,强调以心为本体,心即是宇宙本原。

在哲学方法论上,陆九渊以尊德性为宗,即“先立乎其大者”为宗旨,提倡简易工夫。而朱熹却是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兼顾,同时并进。朱熹为学主格物穷理,陆九渊重发明本心。朱陆方法论上的认识差异,是由于他们哲学本体论的不同所致。

朱熹和陆九渊均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二人都隶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会尝试从思想渊源、本体论、治学三方面来比较二人的思想。

近代启蒙思想先驱康有为对朱熹、陆九渊的比较从追溯两人的思想渊源开始,在极力拉近朱熹与荀子关系的同时,尤其指出陆九渊对孟子思想的传承。

渊源不同,康有为指出,陆九渊承袭了孟子的衣钵,陆学属于孟学的传承谱系。康有为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渊源于孟子,孟子是陆九渊思想最主要的来源。

这个说法意味着康有为是沿着阐发孟子的思路来审视和评价陆九渊的思想的,也意味着康有为视界中的陆学带有与生俱来的孟学特点:陆学是心学。康有为指出:“孟子,传孔子心学者也。荀子,传孔子礼学者也。”

既然孟子传孔子心学,陆学从孟子处得来,于是便可以得出由孟子开出的陆学属于心学。正是基于心学的思路,康有为将陆九渊的思想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联系起来。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反映了两宋时期哲学认识曲折发展的理论路径,把当时的哲学水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程颐的“义理之学”和佛教华严宗的“理事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把唯心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5

风格不同,不能比较。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