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它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的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某种危险源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做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硬件)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往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
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的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以前更深入了。
一般的,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力源或拥有能量的能力载体看做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类危险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