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旅游的九华十景

如题所述

九华山古十景
碧桃瀑布:
位于大古岭西北、浮桃涧,大牯岭西北的凤凰岭。其水来自桃花冲,飞流直下碧桃岩,瀑布大而长,落差200余米。碧桃瀑布是九华山第一大瀑布,又有“悬水”、九华第一景”之称。
平岗积雪:
位于闵园景区,海拔近千米高山之巅有平岗数千米长,缓步其上,极目四眺,方圆百里,山峦起伏,尽收眼底。每逢寒冬,漫天飞雪,满山松竹银装素裹,朵朵琼花,如琼楼玉阁,景色壮观,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子泉声:
位于九子岩景区,因山顶直立九座巨石,状如九子聚嬉,峰下有山泉,飞瀑而下,落差近七十米,声震数里,轰声悦耳,两景相合,得名九子泉声。
舒潭印月:
狮子峰下,位于广胜峡谷内,有一泉三潭,潭名舒姑潭,传说舒女善歌,能使飞鸟停落,蝴蝶起舞,游鱼露头。潭上浓郁古木,潭水透澈晶莹,每当天气晴朗月明星稀的夜晚,一月印水,三潭皆白,清辉坦荡,峰叠倒影,如诗似画,清幽迷人。
莲峰云海
莲花峰它北起九华之首,上、中、下三座莲花峰,连绵拔起。这三座山峰片石峭立,石色青紫,状如莲花。每当云涛涌现,仰首相望,见新莲亭亭飘浮,独立云端,蕊瓣舒展,维妙维肖,如现天庭,令人赞叹。
天柱仙踪
即天柱峰一带景色,清《九华山志》载:“天柱峰耸拨千仞,如柱倚天,此东南第一峰也”。其峰如巨鳌头,生一角,直矗九霄,其雄、其奇,冠绝天下。每当云雾弥漫,因旁五老峰,状如五位仙人,踩着云涛漫游天柱,脚下祥云缭绕,时隐时现,故称为“天柱仙踪”。
东岩宴坐
东岩,位于回香阁北、钟亭东之崖巅上。东峰之巅,有一高10米、长20余米、宽10余米之巨型花岗岩突起,状似古代船舫,崖壁上刻有明代王阳明亲笔所题“云深处”、“云舫”大  字。传说金地藏初来九华山,在岩上打坐参禅。后王阳明效仿菩萨,带领他的弟子,学佛参禅,在岩上终日宴坐,观山听泉,写有《岩头闲坐漫成》等诗篇,故有“东岩宴坐”的流传.
化城晚钟
化城寺居九华街中心,为开山祖寺,南对芙蓉峰,东临东崖,西有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绕如城。寺依山而建,前后四进。寺内原有一“万余斤”古钟。现存铜钟重1000公斤,高约2米,铸于清光绪年间,制作精美,音质洪亮悠扬。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化城寺钟声一响,声震山谷,回荡声经久不息,全山寺院僧尼随钟声开始诵经。街上灯火辉映,寺庙内击鼓鸣磐,木鱼声、僧尼诵经声,婉转悠扬,具有浓郁的“佛国”韵味。每逢新年伊始,撞钟108响,代表12个月、24个节气、72候,意味着岁岁平安,时时报喜,消灾灭祸。
天台晓日
天台海拔1306米,是九华山的第二大主峰。天台顶上观日出有两处佳境:捧日亭和云峡。观日者夜宿天台寺或拜经台,在晨曦初露之前,赶到此处,但见晨星未去,东方地平线上泛着白光渐渐明亮,片刻间涌现金色光芒,天空云朵五彩缤纷,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霞光四射,色彩艳丽,气势磅薄。
五溪山色:
五溪是九华山的北大门,由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五溪汇集于六泉口,经溪流横穿318国道,北流注入长江。立于五溪桥上,远眺九华山,秀峰叠翠,云烟缥缈。近观碧水溪流,山影倒映,风景幽绝,令人倾倒。元文宗皇帝路过山地,即兴赋诗:“当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久功夫”。
九华山新十景
花台春色:
“花台”在天台峰北,因盛产山花而得名,是1986年新开发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游览区。花台山花繁盛,嘉木葱茏,春和日丽时节,簇簇山花,绽红吐玉,绣满山间。空谷幽兰,清香飘溢,遍野杜鹃,争奇斗艳。花台景区,峰峦连绵,名峰有莲台峰、天门峰、会仙峰、杜鹃坞、长城石均是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洞穴深幽,主要有无底洞。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
大鹏听经:
俗称“老鹰扒壁”。在天台峰西,拜经台寺后,一巨石伏贴于悬崖之上,高约30余米,喙啄、翅膀分明,状如大鹏。传说僧地藏在此拜诵经书,大鹏飞来聆听而感化为石。拜经台建于清代,寺内有块长方形条石,上有凹下的脚印,相传是僧地藏跪拜时的垫脚石,日长年久而留下足印。
观音慈航:
在去天台的途中,有一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俗称“观音峰”。峰旁有一寺院,名“观音峰上院”。在寺后俯视观音峰,只见“石观音”面庞圆润,胸脯微挺,衣帽毕肖,襟带飘动,欲朝东北而行。在它周围还有仙桃峰、香炉峰、蜡烛峰等。
凤凰古松:
在中闵园,是九华山的一大景观。松高7.68米,胸径1.3米,造型奇特,恰似凤凰展翅,故名。主干扁平翘首,如同凤冠,两股枝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圆石,人称“凤凰蛋”。这棵凤凰古松,史载见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挺、叶茂、苍翠。凤凰松以其雄姿和传奇故事,成为古今众多诗人、画家、摄影家的赞美诗和优美画幅中的主角,被书画大师李可染誉其为“天下第一松”。
闵园竹海:
闵园位于去天台途中的一个优美的大峡谷中。此处丘陵起伏,溪涧纵横,茶园清清;竹林漫漫,耸绣堆翠;临风起舞,绿波千顷;簌簌作响,如闻惊涛。清新幽静的闵园,竹林夹道,20余座尼庵相间;庵堂主要为明清时期的徽式民居的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庵宅合一。尼庵一般都有院落,内为花圃或菜畦,院外清溪孱流,鸟语花香。
甘露灵秀:
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北路半山中。相传,该寺动工兴建前夜,忽然满山松针上落满了晶莹露珠,一时传言纷纷,说是菩萨显灵普降甘露,奏报朝廷赐名“甘露寺”。寺依山岩错落而建,殿宇恢宏。寺内雕梁画栋,辉煌而凝重;曲径回廊,深邃而幽静。寺外茂林修竹,溪流淙淙。寺前路旁石砌冰纹花栏杆,可在古木林荫下凭栏远眺,一览山色。山上与山下气候变化以甘露寺为分界,有时寺以上云腾雾涌,而山下则空旷明净;有时山下雷电轰鸣,雨水大作,寺以上则艳阳高照,天气明朗。仲秋季节,寺内数株古枫与林中枫林相映,似红霞沐浴,如烈焰燃烧,景色艳丽壮观,静心石、九华山三宝之一的金钱树均在附近。
摩空圣迹:
嵯峨摩天的摩空岭上,矗立一座石刹,初名“摘星庵”。明万历年间,海玉(字无暇)和尚在此结茅禅修,110岁圆寂,肉身三年不腐,后人装金供于庵中。崇祯三年(1630)被敕封为“应身菩萨”,赐塔名“莲花宝藏”,赐额名“为善最乐”。同年,易庵为寺,赐名“百岁宫”。后经扩建,又名“万年禅寺”。百岁宫为五层楼阁殿宇,高踞危岩绝壁之上,气势宏伟;后殿幽深,错落有致。由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手书的匾额“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金匾,游人在此环顾,九华山中心景区一览无遗。
神光异彩:
神光异彩是对僧地藏的赞颂。僧地藏晚年,曾携众僧至南台诵经宴坐,圆寂后安厝于南台。三年启缸,颜貌如生,世人认定为菩萨应世,被尊为“金地藏”,遂立三级小浮图供奉。传说岭上空出现“圆光”,颂赞为“神光异彩”。于是以“神光岭”取代“南台”之名。后在石塔外加建木塔,外筑肉身宝殿笼扩。千余年来,殿宇屡经修葺,愈加壮观。肉身殿南门廊下,悬挂有“东南第一山”的大字金匾,北门则有“布金胜地”匾额,下面有半月形瑶台,东西两侧各矗立一座钟楼,龙珠桥下陡悬99级台阶,象征金地藏世寿99岁。肉身殿是朝圣者、观光客必到之处。尤以七月三十日金地藏诞辰日,成千上万的佛教信徒、善男信女涌至,膜拜上供,绕塔诵经拜佛,通宵达旦。每年这一天,天降阵雨,谓之:洗塔。九华山都要举行为期半个月的盛大庙会,融佛事、旅游、商贸于一体,热闹非凡。
祗园晨曦:
祗园,谓佛菩萨所居之地,据说释迦牟尼成佛后,侨萨罗国(古印度)给孤独长者,欲购买波斯匿王太子的花园(祗园)建筑精舍,作为佛祖说法的场所。太子戏言布金遍地才卖,长者如其言,因建精舍,称祗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祗园寺之名即源于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宫殿式建筑,庙宇层层叠叠,有殿、有楼、有院、回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宏大,殿内宝气凝聚,煜然炫灿,供巨型的“横三世”大佛,为九华佛像之冠。祗园寺背依东崖摩空岭,面对虎形山。晨曦初露,香烟缥缈,诵经声、钟鼓木鱼声不绝于耳。寺侧为三级荷花池,池内鲤鱼跳跃,荷花争艳,一派生机。
龙池飞瀑:
龙池位于甘露寺东南、龙池庵东北的峡谷间。为千尺泉、九华溪汇合处,因龙溪而得名。民间传说:“池深莫测,四时不竭,为神龙所居。”龙池潜匿万丈深渊,但闻水声,不见谷地。龙溪冲开峭壁,从梯状峡谷口涌出,若离弦之箭,万翎齐发,急湍而下,撞击到龙池垒架的磐石上,激流倒旋,雪浪翻滚,声如洪钟。瀑布之下的龙潭,激流撞石,飞珠溅玉,近观之细雨空蒙,阳光透射悬浮的水霰,潭面上空幻出一道道迷人的彩虹,仿佛置身与仙境。常有云雾升腾,酿成云海。唐诗僧韦应物有诗赞曰:“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滑溜野云间。渐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1、四大丛林
祗园寺
万年寺
东崖禅寺
甘露寺
2、九华十景
天台晓月
桃岩瀑布
舒潭印月
九子泉声
莲峰云海
平冈积雪
东岩宴坐
天柱仙迹
化城晚钟
五溪山色
3、景区景点
Ⅰ、山前景区
泉口
龙池
龙池庵
观池台
鹰石
Ⅱ、九华街景区
九华街
化城寺
娘娘塔
太白书堂
旃檀祥林
大悲殿
十王殿
地藏塔
灵官殿
地藏脚印·地藏洞
上禅堂
接引庵
Ⅲ、闵园景区
凤凰松
慧居寺
Ⅳ、天台景区
朝阳洞
观音峰上院
古拜经台
天台寺
Ⅴ、花台景区
花台怪石
天门清凉台
Ⅵ、后山景区
双溪寺
九子岩与七上泉
广化院
九子峰
4、奇观
云海
佛光
雪景·雾凇·雨凇
日出·晚霞
神奇光团
僧尼真身 1、建筑
2、文物
3、九华“三宝”
4、九华山异兽
5、99米地藏菩萨铜像 1、购物
2、餐饮
3、娱乐
4、住宿
5、管理部门
6、旅行社 1、交通
2、紧急、常用电话及邮编
3、旅游注意事项
4、旅行饮食注意事项
5、购物须知
6、旅游禁忌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规划保护面积459公顷,分为地藏菩萨铜像、内外明堂广场、佛文化展示中心、佛学院、普济院、小西天景区等部分。
依据总体规划,景区分为大愿文化园、印象九华、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三个功能分区,分三期建成。大愿文化园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道场的标志性工程—99米地藏王菩萨露天大铜像,地藏圣像突出了五个世界之最,一是地藏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汉白玉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五是种植名贵树种堪称世界最多,大愿文化园采用香樟、实生银杏、桂花、墨西哥落羽桑等300余种名贵树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