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的)请问是哪首诗

如题所述

出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我们之前谈到过,苏轼在北宋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才华在当时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但是他一生的政治经历是非常坎坷的,曾经多次遭遇贬谪,贬谪之地越来越偏远,最远的一次竟被贬到海南岛

苏轼为自己的画像题诗时曾经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就是说自己的政治生涯几乎全部在贬谪中度过。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件事对他打击非常大,成为他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第二年二月,老朋友马梦得为他开辟了一块几十亩的田地,苏轼给这块地取名“东坡”,这就是“苏东坡”的来源。

黄州时期也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我们耳熟能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以及今天的这首《定风波》,都作于这个时期。

为了解释自己写这首词的缘由,苏轼还在开头写了一个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三月七日这一天,东坡和几位朋友一起出行,在沙湖道途中突然遇雨。

雨具被仆人先带走了,同行的人都狼狈奔逃,而苏东坡却不着急,在雨中慢慢地走,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于是就作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第2个回答  2014-10-01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追答

请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0-01
定风波
第4个回答  2014-10-01
定风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