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内篇,杂篇,外篇的区别

如题所述

1、作者不同

多数学者承袭传统的观点,认为《庄子》内七篇是庄子自撰,外、杂篇是其弟子所述。

2、篇目特点不同

内七篇篇目都为三字,与外、杂篇取各篇篇首两字为题不同,内篇篇目皆标明题旨。

外、杂篇以一篇开头两字作题,保持古例。

3、反映的思想不同

外、杂篇语气激烈,内篇消极悲观,恬淡调和。

4、语言风格不同

内篇基本上是从整体上同时显示思想高远而不险奇幽深,语言自然而无精雕巧饰,名物古朴而并不怪僻驳杂;而这些在外、杂各篇中只是在或多或少的片断章节、段句上才具有的。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 。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他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批判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庄子全书以超越精神、博物审美、批判思维为其特色。

成玄英云:庄子“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明于理事。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故王叔岷先生认为,研习庄子当“破除内外杂篇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的区别:

一、作者不同。

1、“内篇”:一般认为肯定是庄子所写的。

2、“外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

3、“杂篇”:一般认为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

二、篇数不同。

1、“内篇”:七篇文字。

2、“外篇”:十五篇文字。

3、“杂篇”:十一篇文字。

三、反应思想不同

1、“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代表作:《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

2、“外篇”: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3、“杂篇”:情形就要复杂些,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扩展资料: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

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所谓内篇,乃是郭象所定,故王叔岷认为,研习庄子当破除内外杂篇观念。一般认为应是庄子所著,是庄子思想核心,七篇可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内七篇篇目都为三字,与外、杂篇取各篇篇首两字为题不同,内篇篇目皆标明题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