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种类如题 谢谢了

具体点

书法的种类 中国书法经过漫长的演变,不断地发明、创造,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种类。 1.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的文字。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清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因这里是殷商都城遗址,所以又叫"殷墟文字"。当时的学者王懿荣进行了调查、收集、整理,尔后不断发现,其中考古学者刘鹗、罗振玉二人收藏最多,有拓片公布于世。至今总计发现甲骨文字五千多个,可识者仅一千余。甲骨文的内容,以占卜记事居多。甲骨文有一定的书写规律和书写法则;其字多是用坚硬的工具刻在龟甲上。从书法的角度看,字的笔画为单线,字形瘦挺,笔画时露锋芒,结体疏朗质朴,雅拙可爱。 2.金文。是周王朝盛行于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因以青铜钟、鼎上的文字居多,又称"钟鼎文"。这些文字都是刻铸在青铜器具上的,字的笔画比甲骨文粗犷,在单线的组合中,出现了粗圆的点画,曲笔、直笔多有变化,大小渐求匀称,行款亦求整齐。西周的《散氏盘》和《毛公鼎》的文字最为精美。《毛公鼎》上的文字有五百余个,出于当时朝中名匠之手。清代的书学家李瑞清,在道光初年出土的《毛公鼎》铭文拓本上写道:"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3.籀文。出现在金文之后。周宣王时,觉得金文易刻不宜写,一名叫籀的太史官,就把过去的古文收集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作了许多增删,最后整理出《史籀篇》,成为一代文字,故称籀文。因字多篆意,又称"大篆"。是介于金文与秦篆之间的一种文字书法。大篆通行于秦国,秦王出游狩猎,常有四言诗记事,并刻在石鼓上。石鼓共有10个,在陕西岐阳县发现。石鼓上文字是籀文的代表作,古朴遒劲,后人称其为"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命李斯整理规范文字书体。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去难从易,删繁就简,力加改进,以便于书写,此即"小篆"。小篆笔画圆柔均匀,章法上大小不拘,恣意自然。现存的有《琅琊台石刻》,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历东海沿岸时所立。还有《泰山石刻》,为秦二世继秦始皇登泰山刻石纪功十年之后,到泰山所刻之石。原石至清代被毁,现存有明朝拓本,仅存29个字,必小篆的典范。此外还有秦瓦当、权、量、诏版文字。有人认为秦诏版是秦隶,实是篆中有隶笔之意,为后来的隶书打下了基础。 5.八分书。在秦末汉初,有一种新的书体,在篆书的基础上"笔有波折,左右分开",其笔法有八成是篆,二成是隶,故称八分书。这种书体书写运用有限,未成定格,其特点是撇捺全出,字正笔圆。相传唐初铜币"开元通宝 "为大书法家欧阳询用八分书所写,由此可见一斑。 6.隶书。是汉代文字书法的主体。实际上隶书的出现早于汉代。据记载,秦始皇时期,有程邈增减篆书,去其繁琐,创以新体,书写便利。1975年,湖北云梦县城关镇西部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1100。余枚竹简,竹简上的文字全都是用墨笔书写的秦隶,可见秦隶真面目。汉代隶书继续发展,日趋成熟。其字体呈扁形,结构上下紧密,左右舒展。笔法上"一波三折","蚕头燕尾"。汉隶多写在当时的简牍、缣帛、漆器、铜镜、印章、砖瓦、石碑之上。著名的有长沙马王堆简牍、帛书《战国策》,内蒙的"居延汉简",甘肃的"武威汉简"。石刻有《鲁孝王刻石》等。东汉隶书,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如奔放不拘,挺拔有姿的《石门颂》;方笔曲势,来去有意的《乙瑛碑》;结构方正,四周平满的《张迁碑》;纤细凝炼,流丽俊逸的《礼器碑》;气势柔和,神态秀美的《曹全碑》;方圆并用,形态庄重的《华山庙碑》,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艺术价值极高,是后代学书的根本。 7.草书。汉代除隶书之外,出现了草书。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是草书的首创。章帝时,允许用草书上表,故称"章草"。其写法比篆、隶灵活、流畅,凡横笔尾部顿后挑出,被视为燕尾的写法。从后汉的草书名家张芝的《芝白帖》可窥其大意。后来进一步发挥,产生出"今草",是相对以前的章草而言。今草的写法是笔画相连,数字相连,甚至整行一气贯通。唐代怀素、张旭创出了"狂草",书写时纵笔疾书,飞舞生动,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的草书便有怀素之意趣。 8.行书。非楷,非草,有行云流水之意,是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三国时期就出现了行书,两晋时期日益完善,并且大行于时。王羲之一纸《兰亭序》集中体现出行书的风韵,雄逸遒劲,不激不厉,树百代典范,为行书史上第一高峰。南朝梁武帝、初唐时太宗李世民,对行书特别重视,朝野上下,无不醉心行书,并把王羲之奉为至高无上的书法圣人。唐代的书法名家无一不学二王行书,并争相摹仿。其中尤以褚遂良所临"神龙本",欧阳询所临"定武本"为佳,流传于世。唐代名僧怀仁奉太宗命,集王羲之的行书刻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为百代楷模。宋元明三代官府用文,均仿此碑,以致学圣教碑者满天下。 9.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三魏"的碑刻文字,属于楷书的一种,但与平常所说的楷书相比,风格完全不同。魏碑文字书法,字形雄奇,险峻挺秀,刚劲有力,摹仿不易。魏碑书法大家首推郑道昭,仅在山东莱州云峰山现传题刻42种,均属郑氏父子笔迹。郑氏之字多刻于天然岩石上,罕为人知。此外较著名的北魏碑有《张猛龙碑》、《高庆碑》等,另有《敬史君碑》稳健工整,带有篆笔、隶意。《李超碑》、《温泉颂》诸碑,是魏碑中铮铮者。但在那大兴行楷之风的唐宋时期,视魏碑为左道异端,不予正视。清乾隆之后,才引起书学家的高度重视。包世臣至山东搜集珍奇书体,遍游名山,得前人之所未知,喜见北魏郑道昭之碑,窥其笔意,圆劲遒美,大开眼界,遂撰文宣传,学魏碑之风突起。迄今许多书法名家也得功于魏碑。 10.楷书。又叫真书,正书,三国时期已经形成。魏太傅钟繇,为节制草书,改进隶书,创立楷书,成为一代楷模。传至晋代,文人多用楷书,其字备尽法度,横平竖直,结构严谨。王羲之、王献之楷书秀丽典雅,传世有《黄庭经》、《乐毅论》。隋唐时楷书鼎盛,书家辈出。隋代的《龙藏寺碑》开唐代楷书先河。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曾力攻楷书,各有千秋。中颜真卿,晚唐柳公权又别开生面,成为楷书大师。宋元楷书,上承五代,不乏名家精品,有蔡襄、米芾、赵孟頫一批善写楷书的杰出代表。 书法的种类及流派 书法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不过,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