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天气为什么不易外出?

今天大雾,老师说不要打室外多活动,为什么?

大雾是一种初冬常见的天气现象,是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近地面大气层中悬浮的水滴和冰晶大量堆积,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由于近地层空气污染较严重,雾滴在飘移的过程中,不断与污染物相碰,并吸附它们,会使空气质量遭到严重破坏。
科学研究表明,云雾的组成除水分和其它一些不具有自立运动的微生物外,主要是傅氏病原体组成,造成人体危害的方式有三:
1.进入人体后阻碍血液循环,消耗人体营养,造成机体内损;
2.产生机械性牵拉,损伤组织器官,导致发热和产生炎症;
3.束缚、阻碍血液正常循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
雾天不宜室外锻炼
在有大雾的天气里,可以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这样的天气,气压比较低,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脏有问题的人尤其要注意。
在有大雾的天气里,应该尽量减少在户外逗留的时间。出门时最好戴上薄口罩,外出回来后应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同时饮食还要注意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如感不适,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一些感冒冲剂或含片等。大雾天还容易诱发关节炎,因而要多穿衣服,注意防潮保暖。
提防“雾伤身”
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竟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比如,大雾弥漫常常造成一种朦胧的风景,这就诱发人们在雾中进行锻炼、游玩。殊不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速,自然就会更多地吸收了雾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中医称之为“疠疫之气”,对于年老体弱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晨练者在运动时,由于肌肉和骨骼的活动加强,使得体内的产热量增加,为了维持热平衡,需要借助排汗来散发体热。但是,大雾时,气压高,空气湿度大,汗液不易蒸发,不利于皮肤的散热,有碍肺泡的气体交换,这样,就会使人感到闷热和周身不适,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昏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和脑溢血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1
一是自身原因,大雾天气中,雾里还有较多的空气杂质,空气不好,不适宜外出活动,活动就要大的呼吸量,吸入过多不好的空气当然呢不好。二是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易发生事故。这个答案满意不?
第2个回答  2013-10-31
1,能见度低,易发生意外事故。2、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高,影响身体健康。
第3个回答  2013-10-31
“雾”悬浮于低空近地层,因而能凝结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臭氧等。因此,雾不仅影响交通,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近些年来,有些地区特殊是工业发达地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机动车辆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上升,造成严峻的污染。专家把pH值小于5.6的雾滴称为“酸雾&rdquo白水天气;,pH值小于4.5则为“严重酸雾”。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如有雾气,很轻易成为酸雾,甚至于成为“严重酸雾”。

酸雾对人体危害更大。如依附于微小雾滴中的二氧化碳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使呼吸道内径狭窄;雾滴中的二氧化氮可引起急性哮喘病发作;高浓度的臭氧使肺部严重受损,使心血管、呼吸病患者病情加重等。长期吸入酸雾对幼儿、青少年的体质和生长发育都有一定影响。

雾天应注重以下几点:
(1)不要在雾中晨练,更不要在雾中作剧烈运动。由于浓雾空气湿度大,汗液不易蒸发,也使人感到心烦躁泌阳天气。(2)雾天能见度低,有时路面湿滑,应留意安全。
(3)年老体弱、心血管、呼吸道患者和幼儿应减少外出,以免发生意外或加重病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